发生在我身边的十个教育之美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一、善喻之美身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我,一直享受着教书、读书和写书的喜悦,屈指算来,前前后后、不多不少也已经出了8部学术专著,在正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也不下150篇。这一切,显然是自己爱写作结果。说到自己爱写作,我不得不感谢自己的小学语文老师——胡晓东先生。我读五年级时,写过一篇关于清明祭扫革命烈士墓的作文。胡老师在讲评全班作文的时候,特意在黑板上大大地板书了两个成语——“死伤枕藉”、“视死如归”。然后,用他一贯的高腔上普话(上虞普通话的简写)对着全班学生说,这两个成语出自王崧舟的作文,两个成语像一个人的两只眼睛,他的作文炯炯有神。我听着胡老师的话,脸蛋通红、小眼放光、胸口扑通扑通地直跳。打这以后,但凡遇到作文,我就一个劲儿地找成语往里塞。时间一长,我的文章不但用词华丽,文气也变得清通许多。至今想来,这是我小学生活中收到的最美的礼物之一。二、良知之美女儿爱读书,每每读到一些令她感动的文章,总爱向我推荐。记得她读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回兴冲冲地跑进书房向我推荐《天堂与地狱》这篇文章,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个人死了,上帝的使者来接他,问他愿进天堂还是地狱。他大胆请求:“先让我看看再做决定,可以吗?”“当然可以。”于是,使者先带他参观地狱。走进地狱,他看到一间宽敞明亮的大屋子,里面飘着诱人的食物的香味,原来,屋子中间放着一口大锅,锅里正煮着肉粥。但是,锅的周围却围着一群面黄肌瘦的人,有些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他们为什么守着肉粥不吃,宁可挨饿?”他不解地问。“你再仔细看看,他们每人手里拿着什么?”使者指点他。他这才看清,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勺,勺柄很长,足足超过他们的身高。“这里规定,吃粥必须用勺。但因为勺柄太长,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无法把粥送到嘴里,只好挨饿。”使者解释道。他们又来到天堂。天堂和地狱的环境完全一样,但这里的人个个面色红润,健康愉快。“他们也必须用长勺吃粥吗?”“是的,你看!”他看到这里的人们在互相喂食,你给我一勺,我给你一勺,尽管勺柄很长,但因为有了相互帮助,所以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心满意足。其实,这个故事我在几年之前就曾读到过。但是,为了不扫女儿的兴致,我还是撂下手头的活儿,认认真真地听她将文章读完。听完女儿的朗读,我突发奇想,问她:“你愿意进天堂还是进地狱?”我以一个成人的惯性思维守候着女儿的回答,其实,这是一个毫无悬念的悬念。“我想进地狱。”女儿脱口而出。“为什么?”我有些吃惊。“我可以告诉地狱的人怎样才能吃到粥呀!”我听了非常感动,又非常愧疚。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良知和心性已经被俗世、功利蒙蔽了,但孩子不是,孩子的心地非常纯洁,非常干净,这就是良知,没有人教她,良知就呈现出来了。我觉得这个时候女儿是我的老师。三、发现之美记得我刚到拱宸桥小学担任校长的时候。第一次开学典礼,第一次在全体学生面前亮相。为了准备这次开学典礼的讲话,我把全校同学的暑假生活情况摸了个底朝天。工夫不负有心人,在了解到的72件暑假典型事例中,我发现了5件让人感动的事例。开学典礼上,我表扬了这五个学生,并和他们一一握手。第四个握手的叫陈雨佳,没想到,她后来在自己的作文中写到了这件事:我是第4个和校长握手的。当时我真不敢相信其中会有我。我在座位上呆了一会儿,鼓起勇气走到台前。校长对我笑了笑,说:“陈雨佳同学,你好,听说你在暑假里做了一张关于西博会的海报,是吗?”我点点头。校长又问:“是你自己做的吗?”我说:“不是,爸爸和妈妈也帮助过我。”校长朝我笑了笑,伸出他那只胖胖的充满魔力的手。我立刻伸出自己的手,和校长的手握在一起。我感觉到校长手中的热度,一股温暖冲向了我的心头,我希望这一刻永远持续下去。这是一个长相普通但却有着一双清澈眸子的女孩。我是被她的海报创意给迷住了。那是一张关于“桥”的西博会海报,是啊!杭州有多少桥?西湖有多少桥?运河有多少桥?雨佳同学对桥的敏感,让我大为感动。让孩子从小就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他们的幸福人生实在是太重要了。我握住那只白嫩而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