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5、古诗两首VIP免费

5、古诗两首_第1页
1/3
5、古诗两首_第2页
2/3
5、古诗两首_第3页
3/3
叶县实验学校三年级语文下册5、古诗两首主备:王玉珍主讲:班级:【教材简析】惠崇《春江晓景》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诗人苏轼,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芦笋等是画中的景物,诗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诗人不仅描绘了画上的景物,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些联想和想象富有情趣,美妙传神,点染了初春的气息,深化了画的意境。真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清明》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诗被赞为吟诵清明的绝唱。诗人选取了与其他咏春诗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清明时节诗人的所见所闻以及独特的感受。【教学目标】1、学本课生字。2、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孩子们,你们喜欢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不绝口,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诗惠崇《春江晓景》和《清明》。二、学习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而写的。1、初读感知(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2)出示词语卡片:“惠崇”“蒌蒿”“河豚”。(指名读、齐读)(3)把词语送回诗中读。2、理解诗意。(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遇到不懂的怎么办呢?叶县实验学校三年级语文下册(2)春天江水温暖,群鸭最先感觉到。你是从哪句诗知道的并读出来。春天江水温暖,我们看得见吗?这一句是诗人怎样体会到的呢?(变换方式读诗句)(3)“正是河豚欲上时”,“欲上时”是什么意思?春天,诗人想到河豚逆江到上游去产卵了。诗人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巧妙地结合起来,这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再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读。3、体会意境(1)画画。(生在音乐声中画画)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孩子们用手中心爱的笔,表现诗的意境。(2)出示学生的画。你能给这美丽的画卷配上优美的诗吗?还有小诗人想给自己的画配上诗吗?4、有感情的朗读诗歌。5、默写诗,老师抽查,同桌互相检查。三、归纳学法孩子们学得真不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但理解了诗的意思,还会背古诗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是怎样学这首诗的。抽生说。四、课外拓展孩子们,《惠崇春江晓景》是描写春天的,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老师相信孩子们也收集了许多关于春天的古诗。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愿大家多读,多背诗歌,用心去品味诗人笔下的诗所蕴含的意境。【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回顾学习方法。二、学习《清明》1、小组合作学习。请孩子们根据这样的学习方法,在组长带领下,一步一步学习另一首诗《清明》。2、小组汇报。(1)汇报学习收获。通过小组学习,读懂了什么?(生汇报后,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诗句)(2)理解“欲断魂”。(3)体会意境。(小组通过朗读、表演、对话等形式)①学习伙伴一起学习,选择喜欢的方式体会意境。②抽小组上台表演。(4)吟诵。(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三、课外拓展叶县实验学校三年级语文下册《惠崇春江晓景》和《清明》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但诗人笔下的春天各不相同。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晓景》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第二首诗《清明》表达了诗人惆怅、茫然的心情。老师相信孩子们也收集了许多关于春天的古诗和大家一起分享。1、说说自己收集的写春天的名句。2、师生互相介绍自己知道的写春天的诗歌和文章。开展课外读书竞赛。四、布置作业1、读背古诗。2、课外阅读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设计】5、古诗两首竹林、桃花——盛开鸭群——江中戏水惠崇春江晓景喜春、惜春蒌蒿、芦芽——满地河豚——逆江而上天气——雨纷纷行人——欲断魂清明惆怅、凄凉酒店——何处有远处的杏花村【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5、古诗两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