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纸上谈兵(之二)----离开某国有大型银行省级分行后写的贷前评估财务分析接下来谈谈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会计科目,也是容易引发各类问题的一个科目。首先,要了解一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背景,大企业,因为业务发展和内部建设的原因,多一些子公司是很正常的。中小企业,如无特殊原因,设置太多的子公司,就需要考虑这是否是一家以“资本运作”为主业的公司了。1、成本法和权益法。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采用成本法,否则用权益法。成本法和权益法的一个本质区别,是被投资企业当期的盈利对企业的影响。使用成本法核算的,除追加投资、分红转股或收回投资外,帐面价值不变,所收到的红利作为投资收益处理。即:有分红就有收益,成本一直不变。这时,就需要考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合理性。而采用权益法,则要根据比例和被投资单位当年的利润状况调整帐面价值,并作为当期损益,即要共享福祸了。一般而言,20%的投资比例是一般采取的标准,之上用权益法,反之用成本法。当然,也会有公司根据自已的目的,为多报利润或少报利润,挖空心事,改变计帐方法的。我就知道有一家拟上市公司在网络公司热潮时投资了一互联网公司,股权比例约占30%,被投资公司亏损严重,为不影响当年业绩,将部分股权转让出去,变成了19%,继而向会计师所提出变更会计方法,改权益法为成本法,会计师所不同意,认为其总经理在被投资公司任董事,对被投资企业有重大影响,仍应采用权益法。这家公司立即魔术般地在第二天提交出了一份签字日期很前的董事会决议,证明总经理早已辞去了被投资公司的董事职务,于是被投资企业的当年亏损就没有并进损益表了。我举这个例子,想再次说明会计是受操控的一门语言,在一定条件下,报表利润是可以被操纵的。作为贷前分析,既要看财务报表,了解信息,又要深入分析,不被报表上的数据所迷惑。本文所讲的操纵报表,大多是指在会计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对于恶意编造假会计报表的鉴别,有时间以后再专文论述。2、虚化的长期投资。这里所提到的“虚化长期投资”有两种情况,一是未提够减值准备的长期投资,另一种是运作出来的长期投资。我想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某上市甲公司,为了当年利润的需要,向乙公司销售了一大笔业务,收到现金若干,然后以同等现金购买乙公司旗下丙公司若干股权,并在修改的章程中对乙公司的相关权限进行限制,在这些交易完成后的多年里,丙公司每年盈亏基本平衡,当然也不会向甲公司分红了。这种情况下,甲公司拥有的丙公司股权就完全被虚化了,而且在报表上还体现不出来。3、简单说一下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按工商登记的要求,需要旗下有5家子公司,一些民营企业为了“拉虎皮扯大旗”,就会制造5家子公司,这样也就会人为的制造5项长期股权投资。上文谈了许多会计以外的东西,这是因为我认为作为银行的员工,了解这些报表外的因素是作财务分析的前提,否则,基于受操纵的财务指标分析是在水中看月。要想看得更深,不妨深入了解贷款企业的背景,并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因为宏观经济和行业现状是企业很难操纵的。我一直认为,好的银行客户经理,一定要能融入所服务的企业,根据企业的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留住客户。而且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掌握了“优质客户”的银行客户经理,也一定会真正成为银行的“上帝”,成为高收入和受尊重的一类群体,当然,在现行体制下,这还只是一种理想,但绝对是一种方向,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在企业中,优秀的销售经理总是稀缺资源,收入也是最高的。而要成为好的客户经理,财务报表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为了自己未来的事业,在这上面多花点功夫是值得的。固定资产是很重要的一个科目,首先,如果为客户发放长期贷款,贷款将大多形成固定资产;其次,固定资产的增长,一般代表着客户产能的增长或者工艺的升级。再次,固定资产的抵押还是第二还款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看固定资产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一是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