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提问]什么叫原子序数?根据原子序数的规定方法,该序数与原子组成的哪些粒子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一、几种关系一、几种关系11、最外层电子数与族序数、化合价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族序数、化合价的关系关系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的族序数主族的族序数==主族元素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数的最高正价数22、正价与负价的关系、正价与负价的关系||负化合价负化合价|+|+化合价化合价=8=8(一)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1)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3)较活泼金属单质把较不活泼金属离子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二、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二)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1)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及氢化物的稳定性;(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3)较活泼非金属单质把较不活泼非金属离子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元素的性质:1、元素的原子的半径2、元素的化合价3、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4、其他方面探究活动一根据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尝试寻找某些规律元素符号1H2He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符号3Li4Be5B6C7N8O9F10Ne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符号11Na12Mg13Al14Si15P16S17Cl18Ar原子结构示意图+321+422+523+624+725+826+927+1028+22+11+11281+12282+13283+14284+15285+16286+17287+18288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1234567123456788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直方图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2号元素,1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1→2,达到稳定结构;3→10号元素,2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1→8,达到稳定结构;11→18号元素,3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1→8,达到稳定结构;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8个的情况: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呈现周期性变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变化的规律性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1~23~1011~18结论: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变化。11→22周期性21→82或831→88探究活动二根据1-20号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并尝试寻找原子半径大小与原子序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单位:nm)元素半径元素半径元素半径元素半径H0.041C0.077Na0.169S0.125He0.125N0.073Mg0.158Cl0.111Li0.127O0.069Al0.150Ar0.191Be0.092F0.064Si0.140K0.182B0.087Ne0.172P0.132Ca0.169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1-20号元素的原子半径00.050.10.150.20.25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原子序数原子半径(单位:nm)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后,就重复出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变化,这种规律我们称之为周期性变化。问题: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与物理中的周期性变化有何不同?不同:不是机械重复,而是更高层次上的重复,呈螺旋形上升。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的变化3~911~17结论: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的变化。大→小周期性大→小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阴、阳离子半径随电子层数的递增逐渐增大。同种元素的各种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具有同电子层结构的各种微粒,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注:电子层数多的阴离子半径一定大于电子层数少的阳离子半径;而电子层数多的阳离子半径则不一定大于电子层数少的阴离子半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练习:1、判断下列粒子的半径大小(1)FCl(2)ClSP(3)Na+Mg2+Al3+(4)Cl–S2–<2、下列各组粒子的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A、Cl/MgB、S/S2—C、Na/KD、N/FD<<>><什么叫化合价?一种元素的原子在和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探究活动三根据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1-20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即: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元素化合价原子序数化合价的变化1~23~1011~18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