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农村英语教学和学习一直较弱,虽然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取得了发展,但是相比较城市来说仍有很大的差距。农初中教学条件较差,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知识面较窄,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得利用有限的条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语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东西,学起来挺不容易的,要学好那就更难了;学习汉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虽然学生在小学也多多少少的学习英语,但是都是皮毛,仍有不少学生连26个字母都不会读和写,更不用说自己拼读英语单词和朗读课文了,且对英语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对于他们来说英语如同“天书”一般。即使有英语程度不错的学生,那也是凤毛麟角。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很困难的,尤其到了初中二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对英语完全失去兴趣。对于此,下面我就学生自身存在的几个问题来试论中学生如何克服自身因素来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这种倾向总是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它是一种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具体表现为对学习的好恶程度。兴趣又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类。前者是指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有的学生对英语这种语言的学习本身感兴趣,后者是指对事物本身没兴趣,而是对该事物所带来的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有的同学对英语学习本身没有直接兴趣,但是感到学好了英语对自己升学、工作和生活及参加建设祖国非常需要,也十分乐于学习英语,便产生了间接兴趣。这两种兴趣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不少人最初也许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学习英语,对英语本身并无好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了一些进步,开始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间接兴趣向直接兴趣转化。这也说明了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和改变的。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呢?首先,了解与把握学生心理,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一)了解和把握学生心理1、农村初中生心理特点。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对于新鲜事物有极大的兴趣,但是如果不能感受到成功或是受到挫折极易放弃。2、对于学习英语的心理类型及表现:①羞涩,不敢开口说英语对于广大的农村初中来说,英语课程仍为起始课程。绝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没有学过英语。即使有少数小学开设了英语课,但也很不规范。虽然在开始学习英语之前,他们通过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媒体或多或少接触过英语,唤起了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一进入英语课堂,农村学生的那种羞于开口,怕出错误,不善合作的质性就显现出来了。他们的那种好奇心和求知欲被羞涩掩盖了。由于害羞,他们不敢开口,不肯开口,有的学生甚至会由于某个词的发音,某个句子的朗读弄得面红耳赤。虽然这种心理障碍主要出现在初学阶段,但如不能及时排除,则会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②焦虑、担心自己学不好学习之初,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较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所学知识量逐日增加,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压力很大。他们或是由于课堂内外的表现落后于别人,或是因某个阶段的成绩和发展状况不佳而怀疑自己是否能学好英语。表现出一种十分焦虑的心态。因此,农村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两极分化现象常在初一上学期的后半学期或初一下学期便提前出现。③恐惧、厌恶,放弃由于焦虑心理没有得以排除,便逐渐转变为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出现恐惧心理的学生,他们害怕上英语课。课堂上不敢正视教师。一旦教师提问或是组织课堂活动,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出洋相。无论何种测试来临,他们不是积极复习功课,而是想方设法作弊,以免其结果令他们难堪。这种心理障碍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非常严重。受恐惧心理的影响,学生的英语成绩会迅速下降,以致厌恶英语学习。当这种心理障碍形成后,学生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可言。他们会讨厌与英语学习有关的一切,包括英语教师,甚至包括那些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因此,他们会完全放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