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音调和响度的区分【1】(2018年临沂市卷)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答案】D(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解答:A、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故A错误;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0m/s。故B错误;C、超声波和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都是人耳听不到的,故C错误;D、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声音的传播速度及人耳听到的范围等知识,综合性强,但是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2】(2018年广州卷)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A.振幅一定更大B.振幅一定更小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答案】D【解析】对于弦乐器来说,弦的松紧影响音调的高低,同样用力的情况下,弦绷紧时振动快,频率快,发声的音调高;反之则弦绷的不紧时振慢,频率低,发声的音调低故答案为D.【32018年邵阳卷】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期间全国上下要燃放大量鞭炮,气氛甚是热烈!据报道由此引发的大大小小火灾甚多,造成损失很大,国家提倡要改良。今年小军同学放假回家,先到网上下载了别人录制好的鞭炮声mp3到U盘,到时插到身边听音乐用的随身听上播放,呵呵!这电子鞭炮声效果妙极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保证了声音音色的逼真B.可随意调节声音响度到最合适C.轻松避免了火灾,不留垃圾,更加环保D.使声能转化成电能【答案】D解答:A、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别人录制好的鞭炮声mp3到U盘,到时插到身边听音乐用的随身听上播放保证了声音音色的逼真,此说法正确;B.可用音量开关随意调节声音响度到最合适,此说法正确;C.可以减少鞭炮的燃放,轻松避免了火灾,不留垃圾,更加环保,此说法正确;D、随身听上播放音乐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故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熟练掌握声音有三个特性、特别是音色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018广东卷)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答案】C【解析】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音调一般由发声体的粗细、长短决定,所以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不改变音调,故B错误;C.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所以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故C正确;D.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能分辨是用哪一种乐器演奏的,故D错误;故选C。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5】(2018年娄底卷)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答案】A【难点中心】本类题通常主要考查影响音调和响度大小的因素的掌握。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由于日常用语里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将其混淆。【考点难点突破】【知识链节】乐音有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音调和响度是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1.音调:(1)定义:指声音的高低。(2)影响因素:只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响度:(1)定义: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2)影响因素: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