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母爱的羁绊》读书笔记初衷:野狼特战队一周一次的思维导图训练,本周的训练主题是“三八妇女节”。这次我选择了一本书《母爱的羁绊》。原因是:1、这书里涵盖了“妇女”的两个角色,就是妈妈和女儿。2、我又是妈妈,又是女儿。可能妈妈的使命感会更强。也想看看自己给到的母爱是不是羁绊的。看了书评,有些人哭了,有些人很有感触,有些人希望自己能够重新正视自己与母亲的关系,有些人后悔自己没有在20几岁的时候看了这本书。内容分享:《母爱的羁绊》,主要讲述的是“自恋型的妈妈”自恋型的妈妈,有2大特征:一是情感匮乏,她整天关注的都是自己的感受。二是强烈的自我关注,做任何事情的考虑角度都是从自己出发,很少关注别人,她会控制女儿按照她的方式去生活。自恋型的妈妈,有9个特质,我进行了归类:1、从自身定位开始。她总觉得自己是高人一等的,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最好的。她觉得自己享有特权,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让她等。她相信她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别的人、地位高的人或社会名流所理解。2、从需求而言,她需要过度的崇拜,她对为你做的每件事情她都需要得到你的赞美、感激和恭维,比如做的饭很美味、挑选的衣服很有品味等等。她专注于无止境的成功、名利、美貌、才华的幻想。比如疯狂的骑着电动车、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一天能带着孩子五六个班的跑下来。3、从人际关系而言,她喜欢利用别人来帮自己实现目标,她觉得这很正常。她缺少同情心,当女儿难过的时候,她总会说,你应该坚强一点,而不会安慰她、理解她。她嫉妒别人,甚至有时会嫉妒自己的女儿。她傲慢、目中无人。自恋型妈妈的女儿,她要按照妈妈的想法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一、为什么我总觉得没人爱我?二、为什么我总觉得我做的不够好?2/7三、为什么我经常觉得空虚?四、为什么我总不自信?在这样的心里环境下生存的两个人中间,有十根毒刺:第一根:女儿总想得到爱和嘉许,但是却永远无法取悦母亲。“为什么我怎么做你都不满意!”第二根: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你感觉怎么样。出门前会把你收拾的漂漂亮亮,而不考虑你是否舒服;找男朋友要找个什么样的男朋友才有面子、才门当户对,而不是这个人爱不爱你。第三根:母亲会嫉妒女儿。在西方会比较多见。但在中国,在家庭会议中也可以看到一点。第四根:不支持女儿的自我表述。有时妈妈会用哭来做逃避的通道,当女儿试图去讲清楚事情时,妈妈总会拒绝。第五根: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着母亲转。甚至家里的父亲也不得不围着母亲转。第六根:母亲没有同情心。这是自恋型妈妈的标志性特点。第七根:母亲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情绪就会摔门、摔东西。能够发泄出来的情绪也只剩下了愤怒、抱怨,所以有些女儿会表述“妈妈像石头一样冰冷”。第八根:母亲爱挑毛病,指责别人。第九根:和女儿成为闺蜜,穿相似的,做类似的事情。其实这也是一种容易让孩子对母女关系界定不清晰的方式。甚至随着年纪增长,女儿充当起了妈妈的角色。第十根:女儿和妈妈之间没有隐私,她不尊重女儿。自恋型妈妈如何识别?共有6张面孔,而且也会影响出女儿身上的一些特点:一、浮夸外向型妈妈。二、成就导向型妈妈。要求女儿做任何事必须成功,所以会为了成功不惜任何代价。她给予的评价多半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比如“孩子是个成绩很好的人”、“孩子是个表现很棒的人”就是外在因素决定的评价;而“孩子是个心地很善良的人”等等等就是是孩子的内在表扬。三、心身疾病型妈妈。动不动就会说自己身体哪儿哪儿不舒服,经常要孩子带去医院检查。其实检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其实这个可能是由于她自己在小的时候就很缺爱,所以在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之后,就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家里人围着她转,来获得爱。3/7四、成瘾型妈妈。五、不怀好意型妈妈。经常“泼冷水”的妈妈,爱挑事。六、情感饥渴型妈妈。女儿会呈现出的特点是:1、过度在意形象。总觉得自己长得不好,不够完美。2、自我加压。永远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当下的是不满意的,幸福永远在下一刻。3、寻找外在的补偿。找老公一定是找特别宠她的,获得想要的爱。那如何解决这样的“母爱的羁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