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电器课程代码:0310058总学时数:60学时(理论课学时数:40实践课学时数:20)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1课程概述1.1课程的性质汽车电器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1.2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先修课程有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基础等课程,在学好这些课程的基础上才能学好本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汽车电器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汽车电器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电器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检测和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1.3课程设计思路(1)本课程以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理论结合实践。(2)在确保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用的前提下,强化、优化专业实训、实习教学,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3)本课程以汽车电器设备系统为主线,兼顾其它一些常见车型、高档车型的汽车电器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使学生便于掌握岗位(群)要求的职业技能,容易触类旁通,形成自主学习;(5)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教学任务采用现场教学和互动方式,配合多媒体动画、图形教学及实训室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2课程基本目标2.1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汽车电器设备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及故障分析的知识。(3)、了解汽车电器设备的新产品和新技术。2.2职业技能目标:(1)、能读懂汽车电路图,能用电路图分析汽车电路的基本工作情况。(2)、掌握汽车常用电器设备的拆装和检修方法。(3)、掌握常见汽车电路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4)、能正确使用汽车器气设备维修中常用的工具、设备、仪器和仪表。2.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专业,对待学习和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和精神。2.4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掌握汽车维修中级工、汽车维修高级工,汽车维修电工等考核中涉及的相关试题和知识点。3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3.1课程主要内容说明本课程以汽车电器设备系统为主线,即电源系统:讲述蓄电池、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结构和原理,充电系的线路组成;起动系统:讲述启起动机的组成原理,起动系统线路组成;点火系统:讲述传统点火系统和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照明及信号系统;仪表系统;辅助电器系统等。根据课程内容要求,设置了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和维护;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拆装及维护;起动机的拆装及维护;起动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点火系电路的连接;点火正时;点火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前照灯的检查与调整;照明、信号、仪表、报警电、路的连接与故障诊断;全车线路的接线及排除故障等10个实践项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从岗位需要出发,形成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结构体系。3.2课程组织安排说明课程教学安排结合教学大纲执行。教学方式学时学时讲授讨论课习题课实验实训1、蓄电池6422、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8623、起动机8444、点火系统12665、照明设备与信号装置8626、仪表及辅助电器862设备7、汽车电器设备总线路642机动44合计6040203.3课程教学内容专业课程(含课内实践)序号单元(工作任务模块或实训项目)教学内容及要求活动设计课内学时安排1蓄电池蓄电池的功用、结构、型号、容量、工作原理及特性;蓄电池的使用、维护与充电方法、蓄电池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免维护蓄电池及其特点采用多媒体,结合实物和动画进行教学,其中:蓄电池的功用、结构、型号、容量、工作原理及特性,2学时;蓄电池的使用、维护与充电方法、蓄电池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免维护蓄电池及其特点,2学时。4了解蓄电池的构造、型号、工作原理、特性及容量。掌握蓄电池的使用、维护与充电方法。熟悉蓄电池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