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心理学:婴幼儿阶段是人生的第一阶段,其生理和心理发展具有特殊性,因而构成了发展心理学的特殊分支。2.纵向研究:即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4.横向研究:即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5.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6.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7.记忆策略:是指我们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多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8.自传体记忆:是指到了学前期,幼儿能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比较复杂的具体事件的记忆。9.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1.自我中心语言:讲话者不考虑他在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他或是对自己说话,或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2.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3.亲社会行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4.依恋: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5.移情:是体验他人情6.性别稳定性: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7.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绪情感的能力。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漫长的过程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小与年龄偏大。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1.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是具体性和形象性、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2.复发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听力损伤的普遍原因。3.对于婴儿来说身体和心理的分离是引起痛苦的重要原因。4.视敏度就是视觉辨别的精细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视力。5.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爱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16.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自传体记忆。7.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得以协调,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织起来。8.儿童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方式与气质有重要联系。9.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幼儿期。10.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11.由于整体心理水平的有意性较低,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12.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13.多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14.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色盲。15.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是知觉研究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1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