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学生教师所思所需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质量监测为教育发展把脉教育质量监测曾发现,每天大约花半个到1个小时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阅读成绩最好。这个结果启发了浙江省天台县教育局局长汤京,他决心变革教育理念,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此后,学生心理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学生也活跃了很多,笑容多了,苦脸少了。”汤京说。天台县的教育实践只是应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试点监测成果的一个缩影。自2007年起,国家开始围绕数学、语文、科学学习质量和德育与体育状况开展义务教育质量试点监测。随着一大批实验性、示范性的探索尝试,质量监测对于基础教育实践工作的导向作用和影响不断显现。转变教学模式,了解学生所思所需天台县平桥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蔡冬芬曾接到过一个家长的电话:女儿不想来学校了。她了解后得知,原来该家长给孩子报了写字、跳舞、钢琴3个培训班,还买了各科辅导用书,没想到女儿学习反而越来越差。孩子也向蔡冬芬抱怨:“不想去学校,怕学不好!周末就想安安静静看看书、练练字,可是都被挤占了。”孩子的抱怨、妈妈的无奈,印证了各级质量监测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质量监测的数据显示,参加课外辅导班或请家教的学生,学业成绩并不比没有参加辅导班的学生好多少。于是,蔡冬芬用数据帮助家长分析:孩子是因负担过重而焦虑,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有动力和毅力;在特长培养上不要贪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家长听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这个小女孩再也不说不愿上学了。蔡冬芬说:“质量监测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需,也为我们如何做好家校沟通搭起了桥梁。”重庆市永川区红河小学校已经连续两次被抽选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样本学校。质量监测发现,单纯学业优秀的学生,往往活动能力不足,意志力脆弱;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的学生,发展比较全面,身心也较为健康;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的学生,其学业水平较高。该小学校长蒋明洪说:“根据这一监测结果,我们探索出了‘不断刺激儿童兴奋点、开掘儿童动力源’的‘童心教育’工程,培养孩子的优良习性、情感态度、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以‘乐舞、书画、体育、生活’艺术才能培养为重点,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促进了学生的特长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关心教师成长,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一些教师经常抱怨待遇差、工作压力大,甚至出现职业倦怠,利用业余时间搞“创收”,这些问题让汤京颇为头疼。“质量监测结果发现,一部分教师对目前的薪水‘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认为如果重新择业将不再做教师。”汤京说。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天台县教育局开始研究分析,最后决定在全县开展“三心”行动:第一,专门建设教师公寓用于解决山区教师的住房困难,开展两年一度的教师体检。2014年起,在绩效工资外设立平均每位教师6000余元的年终考核奖,给山区教师每月300元的交通补贴。第二,实行严格的教师年终考核制度和支教制度,晋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任教经历,评上省市教坛新秀或名教师的必须每年到农村学校开展支教活动。第三,设立每年30万元的优秀教师奖励基金和每年100万元的名师名校长基金,全面实施新录用教师挂职锻炼制度,健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孵化机制。“通过这三项举措,我们力争让教师工作更安心、更用心、更热心。”汤京说,“近5年来,我县基本上没有出现教师外流或转岗现象。”担任语文教师的蔡冬芬认为,监测结果还能成为教师审视自我的明镜。据她介绍,去年的监测报告反映,学校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虽然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学生高层次阅读认知水平比较薄弱,深度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升。“我的教学可以更高效吗?我的学生能够学得更好吗?”她不断进行反思。“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习少;随意提问多,激发学习思维少;死记硬背多,方法指导少;关注优生多,重视后进学生少;重复作业多,针对效能作业少”,这是蔡冬芬反思后的结果。她说:“我下决心改变自己,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教什么’,研究学生,明确‘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