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一、问题提出世界进入21世纪,我们面临的科技、知识、经济等方面的竞争与挑战日益激烈。而众多竞争的核心是人的竞争,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将是国民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之核心是健全的人格,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赖于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就少年儿童而言,最重要的基本习惯主要包括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生活的习惯和学习的习惯,而做人的习惯又是最重要的习惯。“要成才,先成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反观我国当代少年儿童,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倍受家人、社会等方面无微不至的关爱,不少家庭缺乏正确的育人理念,无论大小事情,一概包办代替,长期严重的“关爱过度”,导致孩子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被剥夺。孩子在成长的初始阶段,就事事处于被动地位,这对他们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形成是极其不利的。如何彻底扭转上述严峻的局面,帮助少年儿童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关乎到我国未来国民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实力,决定国家能否不断强盛,影响到中华民族能否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课题。二、研究假设“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决定命运”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人的行为习惯首先取决于能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导行”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根据青少年行为发生理论,“导行”的关键又在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我们假设: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大意义,激发他们为塑造完美幸福的人生而从小注重培养自己的好习惯、从小事做起以培养自己的好习惯的激情,组成一个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强大“教育场”,采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手段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研究和实践,学生一定能多方面地培养出较强的行为动力水平的好习惯,并逐渐把这些好习惯内化为他们的内在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积极、和谐地成长。三、研究设计与实施第一阶段(2006年5月至2006年9月)(一)广泛动员提高认识这一阶段是课题充分准备,奠定基础,初步启动的阶段。我们对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深入、系统的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教育,让“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了增强家校互联,争取全体家长积极参与,我们为每个学生的家长订了《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作为家长学校指定教材,帮助家长们提高认识。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一渠道,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深远意义。充分、系统、深入的宣传鼓动工作,使我校师生及家长达成了高度共识,为开展课题研究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理论武装健全结构达成共识后,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召开全校教工大会,使全校教职工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核心组。核心组成员包括教导主任、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及部分家长代表。课题组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动大家广泛查阅搜集有关资料,组织深入学习总课题组提供的课题实施手册,尽快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深入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为进入实质性研究做好相应理论储备。这一阶段,我们安排了前测。给学生、家长发放问卷,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认真分析。根据分析得出的第一手资料,制定研究干预措施。(三)全员参与加强训练我们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方法,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要求,拟定阶段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指导性方案,老师们有选择地有所侧重地创造性地加以补充和实施。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我校努力构建的“群环场”育人体系的作用,强调全员育人,教育环节间的相互衔接,高度协同。特别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响亮地提出“教师、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培养良好习惯”的口号,要求教师和家长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原则,一边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努力探讨习惯养成与人格形成之间的规律,一边摸索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具体操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对学生具体进行训练培养习惯的操作中,充分利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组织学生学习培养108个好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