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同步试题1/62.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同步试题一、选择题下图是广东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早2.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A.以旅游业为主B.以重工业为主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服务业为主3.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珠三角工业区由此受到的冲击较长三角工业区更大,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工业区A.以外向型为主的工业结构B.是我国著名的侨乡C.邻近港澳台地区的特殊位置D.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答案】1.A2.C3.A【解析】【1题详解】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体现了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的原因就是影响工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结合中国区域地理的知识可知,广东北部属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是制约北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的原因。据此分析选A。【2题详解】该省经济发达地区就是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开放地区,主要是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珠三角工业基地在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是以轻工业为主,目前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还没升级到以金融、服务业为主或以旅游业为主。据此选C。【3题详解】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开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是外资推动,工业结构以外向型为主,2008年金融危机必然会冲击在华的外资企业,因为珠三角工业区比长三角工业区开放早,当时政策更优惠,所以吸引的外资更多,外向型为主的企业比重更大,受到的冲击也会更大。据此分析选A。下图分别表示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湘教版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同步试题2/64.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①接近煤炭产地②水源充沛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廉价劳动力多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5.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辽中南工业基地为主②包括我国的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振兴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④振兴老工业基地应以深圳为表率,促进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4.A5.D【解析】【4题详解】结合实际可知,德国人口增长较早进入现代型,劳动力缺乏,⑤错。据此结合选项选A。【5题详解】东北老工业基地不包括京津唐工业基地,故②错,东北老工业基地为重工业基地,应借鉴鲁尔区治理的经验;而深圳属于我国的新兴的轻工业基地,④错误。据此选D。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8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下图为“鲁尔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鲁尔区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是A.重工业比重降低B.钢铁工业比重升高C.第三产业比重降低D.化学工业比重降低7.有关鲁尔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错误的是A.迁入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缩小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湘教版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同步试题3/6【答案】6.A7.B【解析】【6题详解】从三角坐标图来看,①点的钢铁工业、第三产业、化学工业的数值分别是65%、15%、20%,②点的钢铁工业、第三产业、化学工业的数值分别是39%、31%、30%,据此可知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重工业比重降低。据此选A。【7题详解】迁入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可以减轻污染,使产业结构逐渐优化;治理污染,美化环境及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都可以为区域向良性发展提供优越条件;煤、铁企业规模普遍缩小并不等于排放量减小也不能根除污染,这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可能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策略。据此选B。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8.图示区域中,县区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河流B.湖泊C.交通线D.山脉9.该区域最适宜发展A.化学工业B.建材工业C.电子工业D.纺织工业【答案】8.D9.C【解析】【8题详解】图示区域中,县域界线位于河流源头,河流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