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至**高速铁路**段**ZQ-5标隧道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1)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2)施工前,应完成三级技术交底,即项目总工程师对项目部各部室及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主管人员对作业队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业队技术负责人对班组长及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3)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及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并体检合格。2.2外业技术准备(1)施工前对已拼装好的衬砌台车进行验收,并根据各类型槽道设计要求位置,在模板台车的相应位置准确划出定位线,确定定位孔,准确开螺栓二次定位孔。(2)每批槽道进场后,及时进行原材料检查,待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3)槽道安装时复核接触网槽道、综合接地系统的埋设里程,槽道在模板上固定前,利用制定台架,根据设计槽道型号先进行好组装。(4)施工放样测量,精确确定槽道里程。(5)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并确认人员、设备、材料、机具、作业环境满足正常作业的要求。3.技术要求必须按照设计及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按照《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4-201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及《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8)施工及验收。24.施工程序及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衬砌台车开孔—槽道焊接组装---测量定位---槽道与衬砌台车固定---台车移位---加固台车---精确复核槽道位置---衬砌混凝土浇筑移动台车脱模---槽道检测。4.2工艺流程图4.1槽道施工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根据操作平台加工设计图纸,提前加工所需部件,具体所需部件数量及部分尺寸分列如下:钢板:事先裁剪尺寸为2900X1200X3mm的钢板作为操作平台面板。固定角钢:采用Z40X4型等边角钢,垂直切割为4cm长小块。钢管及钢筋:根据图纸中所列尺寸,切割出指定尺寸的相应材料。所用材料可根据现场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调整。(2)定位模具加工根据各型号槽道形式,加工定位模具。3槽道定位模具5.2施工工艺5.2.1接触网槽道1.台车开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衬砌台车模板上开固定槽道螺栓连接孔,孔为方型,孔的长边与槽道的槽方向一致,方孔大小为长边45mm,短边22mm。方孔设置活动盖。衬砌台车模板开孔图衬砌台车模板开孔活动盖2.槽道组装4根据设计槽道型号,利用槽道模具定位,人工焊接组装槽道。槽道组装图3.槽道定位按照设计槽道里程位置,并根据台车开孔位置,计算好台车端头里程,并将事先焊接好的成组槽道固定于台车模板上,台车移动就位,面板顶升到位后,将T型螺栓穿过钢模板上的预留定位螺栓孔,放入已经剔除泡沫填充物的槽道相应位置,水平旋转90度,将槽道调整到位并固定牢固,由技术人员对槽道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槽道定位图4.衬砌混凝土浇筑5二衬台车加固端头钢模板后进行二次衬砌浇筑,注意振捣时不要碰到槽道。5.二衬脱模二衬脱模前须注意先取出全部槽道固定T型螺栓后方可移动台车,T型螺栓螺母松开后,旋转90°取出螺栓,收回待下次使用。6.槽道清理清理槽道外露部分的浮浆,露出槽道滑槽部分,做好后序养护工作的防护。5.2.2综合接地(1)隧道综合接地系统以位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内的贯通地线为主干,充分利用隧道地段构筑物设施内的接地装置作为接地体,形成低电阻等电位接地平台。(2)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3)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装置及引接线等构成。(4)衬砌内的接地钢筋需充分利用其结构钢筋,并在衬砌内预埋外联接地端子,接地装置应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5)隧道内接地钢筋之间均要求可靠焊接,施工时根据具体钢筋配筋情况,采用搭接焊或L型焊接,焊缝厚度不小于4mm。接地钢筋交叉点焊接,采用①16的“L”型钢筋进行焊接,双边焊接,搭接长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