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试验中心年度工作总结(二○○四年十二月一年来,在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配合下,科研中心全体同志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刻苦攻关,在申请课题、完成试验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科研管理方面1、课题申报立项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今年通过科技局、计委、财政局、人事局等部门申报各类课题(项目10项。主要包括省良种产业化项目一项:抗旱耐盐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省科技攻关项目一项:抗虫棉主要害虫以生物生态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研究;市科技攻关项目三项:保护地专用黄瓜新品种选育、保护地无公害蔬菜主要害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农林牧复合生态型种植模式研究及开发;省财政支农项目:抗盐耐旱优质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财政部支农项目:粮饲兼用型玉米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其中:已正式立项7项,主要有:财政部支农项目1项:粮饲兼用型玉米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省计委立项1项:细胞融合技术小麦育种项目;继去年省财政支农项目中标后,今年我们与山东农大、陵县农技推广中心联合投标又获成功,连续二年中标这在全省地市农科院所中绝无仅有。2、验收、鉴定项目进展快、质量高(1今年共组织课题验收3项,分别是:财政支农项目“抗旱耐盐优质小麦新品种(系及节本增效种植技术推广”,于6月6日对项目中的小麦产量进行了测产验收,测产验收结果为32550亩核心区小麦平均亩穗数36.9万,穗粒数34.0粒,千粒重40.4克,平均单产431.3千克;6月1日对市科技局下达、由德州市农科所承担的“利用激光、等离子束辐射技术选育抗盐、优质小麦新品种”课题选育的抗盐优质小麦新品系——H67562004年的产量进行了测产验收,测产验收结果为11.5亩(平均含盐量0.34%抗盐优质小麦新品系——H6756平均亩穗数33.1万,穗粒数38.1粒,千粒重按常年平均41.0克计,平均单产439.5公斤/亩。9月30日对省科技厅下达、由德州市农科所承担的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高产、优质、抗病虫杂交种及其定型品种选育”课题选育的抗虫夏棉新品系96-31的棉花产量进行了测产验收,结果为8亩抗虫夏棉新品系96-31平均亩铃数4.48万,衣分按38.7%、铃重按5.5克计算,平均亩产皮棉81.1公斤,吐絮率31.2%。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指标。(2鉴定课题3项,分别是:“优质、高产夏大豆新品种(系选育”、“抗盐碱小麦新品种德抗961试验示范”、“乐陵无核金丝小枣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专家均给予较高评价,分别达到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上述验收和鉴定课题绝大部分成果属于我所自主知识产权,有着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其中夏棉96-31、96-61两个新品系已安排示范及扩繁。此外还有两项课题已备好材料,准备年内组织鉴定,分别为农业部948项目:茄果类嫁接砧木极技术引进推广;抗旱耐盐优质小麦新品种(系及节本增效种植技术推广。3、获奖成果及报奖成果多今年有3项成果获市以上科技奖励,分别是:“小麦、玉米多年连作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推广应用”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优质西瓜新品种选育”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抗盐碱小麦新品种德抗961试验示范”获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另有3项成果“优质、高产夏大豆新品种(系选育”和“抗盐碱小麦新品种德抗961试验示范”“乐陵无核金丝小枣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已报奖待批。4、对外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今年通过实施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分别接待荷兰专家K.VanHeemert、以色列专家TalAdler、加拿大专家黄汝果先生,通过交流与指导,使我所科研人员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国外同类研究的动态和趋势,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有较好的启发和借鉴,同时通过下乡技术指导也大大提高了我所的知名度。5、检查考核及对外宣传今年分别于5月30日和9月25日组织两次课题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找处问题根源,拟订了解决措施,有利地促进了我所各项试验的顺利进行。本年度在《大众日报》、《德州日报》、《长河晨刊》等发表关于我所科研动态的新闻稿件篇,扩大了农科所的影响。二、试验管理本年度进行的试验项目有:1、小麦育种课题:共播种材料1605份。另外还有22个品种(系的旱地区域试验,16个品种(系的高肥水展示试验,165份材料的耐盐鉴定试验。2、玉米育种课题:初配杂交组合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