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研究慕泽春大连海事大学科技处,辽宁大连(116026)E-mail:摘要:结合大连海事大学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经验,本着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的原则,研究构建了学校内部科研质量管理体制。从学校科技工作发展的需要出发,探讨了高校科技工作中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必要性,通过几年来的不断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成果在学校提高科研质量与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关键词: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研究中图分类号:C931;C9351.高校科技管理引入质量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根据四川大学和教育部科技司关于“高等学校内部科技管理体制的研究”一文指出,高等学校科技(研处作为高等学校管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的主管职能部门,在促进科技、教育和经济相结合,促进高等学校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双重任务的完成,促进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兴国的战略目标实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高等学校内部科技体制改革仍跟不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科技、教育和经济结合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首先为本地区区域经济服务的思想还有待进一步确立,科技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较为薄弱。高等学校科技(研处如何及时地进行适当的职能转变,调整所属机构及管辖范围与运行机制,更好地为国家及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2]。作为项目的研究,有必要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证。为此,经辽宁省教育厅立项,我们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研和较为深入的研究。2.高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分析为了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许多高等院校积极开展质量体系建立和认证工作,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教学质量体系的认证[1]。目前,依据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校不断增加。这些学校的实践表明,将ISO9001标准应用到高等教育科研领域是可行的。科技(研处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业务行政职能部门是高等学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高等学校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因为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重点在新的市场条件下正在逐步实现战略转移,其特点是科研工作呈多元化和多向性,既重视基础学科和先进科学技术研究,又重视工程项目和产品的开发研究,努力将所掌握的先进科学技术转变为产品,这就导致高等院校科研质量管理必须具备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认证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个高校同企业一样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生存。为了生存和发展,高等院校的科技管理必须走质量体制认证这一必由之路。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2.1建立质量管理体制是高等院校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重要保证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对高等院校的投入逐渐增加,科技工作已逐渐成为重点高校除培养人才之外的另一项中心工作。另外,高等院校的跨学科、人才集中等诸多优势,使科技工作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高等院校的科技工作除基础理论研究以外,还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这些任务多以产品的形式提供给用户[1]。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优势项目并形成自己的特色,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解决交通运输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托力量,并具有一定批量研制任务。与企业和研究院所一样,高等院校在完成重大科研任务的过程中建立一套质量保证系统,依靠组织机构来保证过程控制,解决科技活动中的质量问题,是高校科研工作的必然要求。2.2建立科研质量管理是高等院校科技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科学研究事业正在向有序化、正规化方向发展。高等学校要争取更多的科研任务,就要依靠自身实力参与社会竞争,特别是对于以建设世界领先的一流大学为目标的重点院校来说,除了拥有高水平的教学队伍,还要有承担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外,那么,如何组织实施、科学研究任务能否按照合同书要求顺利地完成,就体现在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能力上,建立科研质量管理是高等院校科技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和重要标志之一[1]。2.3建立科研质量管理是充分提高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