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施及售后服务方案一、实施方案1、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概述%%&%%县国土资源局就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方案编制包括勘测定界、规划设计、预算等组成。(2)项目要求按照最新国家、省和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规范要求进行编制,达到%%&%%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申报条件。(3)标段划分情况(4)2、勘测定界测量2.1组织协调项目负责人安排人员进行工作的前期组织协调。协调工作包括与用地单位及国土资源局相关科室协商勘测定界工作的具体时间、了解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状况等。组织工作根据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勘测定界分为外业调查、外业测量、内业整理汇总三个工作组,在项目实施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编写技术设计书。做好前期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好相应的计划,能够降低工作难度,使勘测定界工作顺利进行,保证最终成果的客观准确。2.2收集资料2.2.1收集相关政策性文件及用地批准文件收集相关政策性文件如《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市测量规范》等作为开展勘测定界工作的政策与技术保障。2.2.2收集相关的图件勘测定界工作应尽量搜集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权属界线图。地籍图、地形图作为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作为现场调查核实权属及地类的主要图件资料;土地利用现状图还用于制作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2.2.3收集权属证明文件权属证明文件的收集包括土地权属文件、征用土地文件、土地证书、土地承包合同(协议)、土地出让合同、清理违法占地的处理文件、用地单位的权源证明材料等,作为权属认定的依据。此外,还应搜集工作范围内各种用地和建筑物、构筑物的产权资料作为权属检核的依据。搜集不全的相关权属证明文件也可以在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时补充搜集。如果是没有权属证明材料的,应先与土管所取得联系了解一下情况,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或其他原因,应请相关部门出具相应的手续,证明土地的权属,以作为定界的依据材料之一。2.2.4收集控制点成果及相关资料搜集用地范围附近原有平面控制点坐标成果、控制点点之记、控制点网图、原控制网技术设计书、有关坐标系统的投影带、投影面等资料,作为布设勘测定界控制网的依据。搜集用地界址点拟定坐标(设计坐标)或与定界有关的参考资料作为放样元素。2.3现场踏勘到达现场后,应先咨询用地单位及村组干部,了解用地范围和村组情况,看他们的意见是否和用地红线图一致。如果一致,则按照双方指定的界址进行测绘;如不一致,则在双方统一意见后进行测绘,也可先测绘成图后,请双方确认。按勘测定界的要求,一般测绘的实际范围为用地界址外50米,这样做既能反映地形地貌,也能反映出用地范围与相邻地物的相关距离等内容。2.4平面控制测量平面坐标系必须采用与二调相同的平面坐标系即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采用解析法进行细部测量。考虑到有些建设项目远离城区,无控制资料,为了尽快完成勘测定界工作,可采用任意坐标系,用图解法在地形图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上取得起始数据,但采用任意坐标系采集数据,会给以后的放样工作带来难度,且精度有一定的影响。随着CORS系统的建立,单位只需购买CORS接收机,我们只要经过校正原有的控制点,在一定区域内就可以测得与原控制网相对应的坐标。2.5界址点、地类界点的测量用地范围内的部分地类界点要用解析法测定,其余可用图解法求得。当然,利用现有的CORS技术,则可以更轻松的布设图根点,也可以直接测得界址点的坐标。2.6绘制勘测定界图根据实际情况,一般项目用地采用1:2000图幅,成图方法为数字化成图(南方CASS9.0软件),严格按实地情况和测量数据制图。按照最新国家建设用地报批精神,最终的界址点坐标成果均需小数点前x为7位数,y为8位数(加带号),数据所用坐标系统均为西安80坐标系。接着绘制图块,行政界线、土地类别界线,最后还要进行面积量算,勘测定界面积量算内容包括项目用地面积、项目用地占用基本农田面积、用地范围内原不同权属单位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勘测定界图中权属界线和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