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细胞的增殖一、细胞增殖的周期性和细胞的生长1.细胞周期(1)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2)起点:一次分裂完成时;(3)终点:下一次分裂完成时;(4)特点:不同类的细胞,细胞周期不同,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2.细胞的生长(1)时间:___________。(2)特点:_______________。(3)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②_________的控制作用所致。分裂间期不能无限长大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细胞核3.细胞增殖的方式、过程和意义(1)方式:_________、无丝分裂和_________。(2)过程: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整个连续的过程。(3)意义: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物质准备细胞分裂生长、发育、繁殖、遗传二、细胞的有丝分裂1.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时期图像主要特点分裂间期①完成DNA分子的复制;②合成有关的蛋白质。前期①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②核仁解体,核膜消失;③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时期图像主要特点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后期时期图像主要特点末期①染色体逐渐变成染色质丝;②纺锤丝消失;③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①植物:细胞两极直接发出的_______形成;②动物:_______发出的_______形成。(2)末期细胞质分裂的方式不同:①植物:赤道板位置形成_________并向四周扩展将细胞割裂成两个子细胞;②动物:________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纺锤丝中心体星射线细胞板细胞膜3.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________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__________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_________的稳定性。染色体平均分配遗传性状【点拨】区分动植物有丝分裂的过程时要注意的特例①细胞分裂过程中有中心体参与的并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也与中心体有关。②细胞分裂过程中无中心体参与的并不一定是(高等)植物细胞,也可能是进行无丝分裂的细胞。三、无丝分裂1.过程:_______延长→________________,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两个子细胞2.特点:没有出现_______和_______的变化3.实例:_________________【点拨】①无丝分裂过程中DNA也要复制并均分。②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生物不存在无丝分裂。细胞核核中部向内凹进纺锤丝染色体蛙的红细胞的分裂【思维判断】1.细胞体积越小,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大,越有利于物质交换。()【分析】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就越大,从而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2.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分析】动物细胞主要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也可以以无丝分裂的方式增殖,如蛙的红细胞。×√3.一个细胞周期中,DNA的复制和中心粒的倍增均发生在分裂间期。()【分析】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同时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也会完成中心粒的倍增。4.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同时加倍。()【分析】DNA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DNA的复制过程中,而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和数目的变化1.细胞周期中几种细胞结构的变化(1)纺锤体的变化:形成(前期)→解体(末期)。(2)核膜、核仁的变化:解体(前期)→重建(末期)。(3)中心体变化规律(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复制→分开移向细胞两极→平均进入子细胞(间期)(前期)(末期结束)1~2个2个1个(4)染色体形态变化: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解螺旋,成为细丝状染色质染色体(间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5)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行为特点染色体∶DNA复制散乱分布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进入两个细胞核1∶1→1∶21∶21∶21∶2→1∶11∶12.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解分析:(1)图中D点表示DNA复制完成,A点表示着丝点分裂。(2)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变化曲线和一个细胞核中的相应变化曲线走向一样,但B点和B′点及E和E′点对应时期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