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集合完全与教材同步,主干知识精心提炼。素质和能力源于基础,基础知识是耕作“半亩方塘”的工具。视角从【考纲点击】中切入,思维从【考点梳理】中拓展,智慧从【即时应用】中升华。科学的训练式梳理峰回路转,别有洞天。去尽情畅游吧,它会带你走进不一样的精彩!三年34考高考指数:★★★★★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1.集合的运算是高考考查的重点.2.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交汇,考查学生借助Venn图、数轴等工具解决集合的运算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3.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属容易题.1.集合的基本概念(1)元素的特性: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①属于记为____②不属于记为____∈(3)常见集合的符号:(4)集合的表示方法: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_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______________NN*或N+ZQR列举法描述法Venn图法【即时应用】(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在后面的括号内填“√”或“×”):①Z={全体整数}()②R={实数集}={R}()③{(1,2)}={1,2}()④{1,2}={2,1}()(2)若集合A={1,a2},则实数a不能取的值为_______.【解析】(1)①不正确,正确写法为Z={整数};②不正确,正确写法为R={实数};而{R}表示以实数集为元素的集合;③不正确,集合{(1,2)}表示元素为点(1,2)的点的集合,而{1,2}则表示元素为数1,2的数的集合,它们是不相等的;④正确,根据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可知{1,2}={2,1}.(2)由a2≠1,得a≠±1.答案:(1)①×②×③×④√(2)±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AB或BA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相等子集真子集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B中的元素,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是A中的元素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B中的元素集合A与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相同AB(B)关系表示AB且BAA=BAB或BA【即时应用】(1)满足{1,2,3}M{1,2,3,4,5,6}的集合M的个数是______.(2)若A={x|x>2或x<1},B={x|a0},B={x|},则A∩B=______.(3)已知全集U=R,集合A={x|-2≤x≤3},B={x|x<-1或x>4},那么集合A∩()等于______.y3xUBð【解析】(1)由题意知M={2,3}或M={1,2,3},共2个.(2) A={x|x<-3或x>2},B={x|x≤3},∴A∩B={x|x<-3或20}{x|y=f(x)}{y|y=f(x)}{(x,y)|y=f(x)}集合的意义方程f(x)=0的解集不等式f(x)>0的解集函数y=f(x)的定义域函数y=f(x)的值域函数y=f(x)的图象上的点集【例1】(1)设P、Q为两个非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