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2.通过“原子的发现和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3.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教育中结合中科院通过原子绘的中国地图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过程中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组织对铟、锑等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和修正,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二、重点、难点: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2.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3.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4.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5.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一、学习目标1、认识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3、知道物质、分子与原子间的关系。二、教学重点、难点对于分子、原子等微粒的抽象理解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P65联想与启示:展示: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模型――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思考: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阅读:P66小结:分子很小;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阅读思考:fGH木分子啊対氯曲子(lijO)nip从分子的模型和化学式你能发现什么?分子由构成的,数字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数目。例:二氧化碳CO2由构成,二氧化碳CO2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1个二氧化碳由构成:五氧化二磷P2O5由构成,1个五氧化二磷由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五氧化二磷P2O5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由2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构成。水通电分解过程水通电>氧气+氢气H2OO2H2思考:微观上,水分子如何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豊竹無0*0纳合8Q水分甘包嫌子氧因T氢分子氧分子电解水微观过程:――水分子分解成,结合成1个氢分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观察、思考――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交流与讨论:在水电解的微观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什么微粒?不变的又是什么微粒?变化:水分子:不变:氢原子与氧原子。思考: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什么?――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分子种类改变)思考: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弊廿Ac:*_V水分子之间空隙变大。(水分子没有改变)。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你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吗?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阅读:P66-67原子原子不但可以构成分子,还能直接构成物质。金属、稀有气体(氦、氖、氩)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因此,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展示:铜原子结构――原子很小、原子之间有空隙、原子在不停运动着、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思考:1、分子是由构成的:2、在化学反应中,可分,而不可分:3、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4、化学变化实质:分解成,重新组合成的过程。5、物理变化:分子,没有生成新分子。小结: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4、化学变化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5、物理变化:分子不变,没有生成新分子。学生练分子原子不同点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为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