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VIP免费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_第1页
1/3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_第2页
2/3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_第3页
3/3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由给老师让座所想的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必斯营子乡必斯中心园李晓艳内容提要: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自私与冷漠,越来越缺乏感恩的心。出现这种状况有家庭的原因和学校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还在社会。而感恩是做人应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之心:首先,要让孩子学会知恩。家长与老师应当把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呈现给孩子,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家长、老师及其他人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恩情。其次,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去体验生活。让他们感同身受,一切都来之不易,维系一个人的生命,需要许许多多人的奉献,因此要会感恩!第三,要让孩子学会报恩。我们应当教育学生首先从尊重他人做起。其次,要教育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知道回报恩情不只是物质的,还包括情感的回报,回报从学会感谢做起,然后为施恩者做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小事。施恩才是感恩的最高境界。我们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施恩意识,实施施恩行动。当我们施恩时,不能期待回报。还要让学生记住,施恩于人,最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尊严与平等。关键词:感恩、回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正文内容:一次,一位老教师在办公室聊起一件事,说着说着便义愤填膺!他说他在公交车上望见他以前教过的一位高足,忙挤过人群,想询问一下这学生的近况,没想到这学生坐在座位上瞥见他,忙转过脑袋装作看窗外的风景。他只好没趣地退到这学生看不见的人群中站着,心里很不是滋味,失败的感觉弥漫周身……我自己也曾在所教班级进行过这样的调查,班上65位学生(八年级),竟有51位学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相反,有58位学生的家长每年都给孩子过生日,其他几位的家长也断断续续给孩子过过生日。面对这些状况,我不由得思考:是什么让现在的孩子如此冷漠与自私呢?是什么让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没有感恩之心?我想出现这种状况跟中国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太爱包办及毫无原则的溺爱有关。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中四五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的要求无限制地满足,结果是“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且独立意识很差的孩子。当然,我们的学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试教育使教师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他们成长中更为重要的品质因素,把学生看成自己完成学校考核的媒介,师生关系日趋淡漠。另外,学校的德育工作滞后,理论上谈得多,付诸实践少;在教育中缺乏人本思想,不切合当今学生的实际。其实,深层的原因还在社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向商品经济转型,原有的社会价值观随之坍塌,而新的社会价值观又尚未建立健全。中华民族的一些优良传统与美德被抛弃,其中包括感恩的思想。思想断层中的人们生存压力大,竞争激烈,为了生活,可能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资源,自私与物欲不断膨胀,大家以利益作为权衡人际关系的标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失去了应有的社会和谐。孩子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必然会折射社会的影子,变得自私自利,只知获取,不知回报。古人说得好:“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禽兽犹且如此,何况是有血有肉的人呢?感恩是做人应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然,别人的付出不一定必让你回报,但至少要懂得知恩、感恩,这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当我们对生活现状心存感激,对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心怀敬意,才会感受生活的美好,才会有更多的热情去帮助别人,达到施恩于人的至高境界,从而让自己活得更开心快乐。但怎样才能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呢?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挽救这些“冷漠的一代人”呢?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就是让孩子学会知恩。这一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做。开家长会时,我们要告诉家长,平时应当把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呈现给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因为爱他们,付出了许许多多的艰辛与努力,让他们感受父母的恩情。教师也要经常和自己的学生沟通,告诉他们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所有的科任老师都很辛苦。还要告诉他们,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一切并不是凭空而来的,除了自身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奉献,这意味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