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孙犁•有“北地西湖”、“北国江南”之称,又有“鱼米之乡”、“华北明珠”之誉。是帝王巡幸之所,英雄辈出之地。这是哪儿?•是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小兵张嘎的故乡这里水光天色,四季竞秀。春光降临,芦芽竞出,满淀碧翠;每到盛夏,"蒲绿荷红","岸柳如烟";时逢金秋,芦花飞絮,稻谷飘香;隆冬季节,坚冰似玉,坦荡无垠。淀内沟壕纵横相连,芦荡、荷塘、渔村星罗棋布的地貌在全国独一无二。叠叠荷塘、莽莽芦荡是特色景观。白洋淀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是冀中的一个重要革命根据地。1938年,日寇侵占冀中平原,雁翎队和三小队以广阔的白洋淀为依托,以浓密的芦苇荡为掩护,运用小船行动灵活的特点,用土枪土炮打游击、烧汽船、截物资、杀日伪。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孙犁(1913--2002)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与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1944年在延安发表小说《荷花淀》等作品,受到广泛赞扬,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一位有风格的作家。作品很多主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三集)、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其中《白洋淀纪事》是他最富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芦花荡》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与《荷花淀》称为姐妹篇。资料卡片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虚构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请读准下列的字词:寒噤jìn蹿cuān仄歪zè飒飒sàsà泅着qiú提防dī疟子yào闷热mēn趴下pā扒手pá浸透侵略竹篙蒿草荷花淀绽开gāohāodiànzhànqīnjìn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小心防备。2、央求。3、尖锐;锐利。4、技能、本能。5、闲适自得。6、倾斜、歪斜。7、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8、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9、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提防央告尖利能耐悠闲仄歪转弯抹角打牙跌嘴张皇失措19371937年年77月月77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作宛平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作战。亦称战。亦称“七七”抗战、“七七”事变“七七”抗战、“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声讨日本侵略军。“七七”事变,标志着日声讨日本侵略军。“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本文写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于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19451945年年88月)。月)。以二菱为第一人称复述故事温馨提示:当叙述人称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视角的转变,注意前后的衔接。第一部分(1-8):序曲,介绍老英雄的工作环境,任务和性格。第二部分(9-19):开端,写老英雄载了两个女孩子回芦花荡。第三部分(20-54):发展,写老英雄船上的大女孩“挂花”了。第四部分(55-62):高潮,写小女孩眼看这场英雄行为的发生和经过。试分析人物形象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主要人物:老头子对其描写方法:对其描写方法:正面描写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如如P.11P.11第第33、、44段)段)行动描写(行动描写(如如P.17P.17--1818第第5555、、5757、、6161段段等)等)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如如P.14P.14第第2121段等)段等)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如如P.16P.16第第4747段)段)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如第:如第88段;第段;第11段首句中的“呆望”;以及文段首句中的“呆望”;以及文中对二菱怀疑、不信任老头子的描写,都从侧面描写了老中对二菱怀疑、不信任老头子的描写,都从侧面描写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头子的英雄行为。老头子的性格核心—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