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小企业局年度工作总结市中小企业局年度工作总结2013年,全市注册个体私营经济总户达到18.7万户,同比增长12.7%;私营企业达22000家,同比增长12.8%;从业人员73万人,同比增长9%。全市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500亿元,同比增长25.5%;增加值2200亿元,同比增长18.8%;上缴税金115亿元,同比增长15%。一、抓政策落实一是梳理中央、省、市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编印《中小企业政策百问百答》,在中国中小企业xx德州网上公布。二是联合市移动公司开通政策短信平台,不定期向我市中小微企业发送惠企政策。三是开展“政策宣传月”活动,每季度末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大检查。二、抓服务创新1、投资服务。编制了《中小企业投资导向目录》和《中小微企业投资项目库》,在中国中小企业xx德州网上发布;做好在建续建项目跟踪服务;帮助项目单位申报国家、省、市各类项目计划,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今年共争取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980万元。2、融资服务。一是与人民银行评选出市级信用企业652家,其中279家获得省级认定。二是每月向市内各家银行和担保机构推荐100家有融资需求且发展后劲足的小微企业,全年共推荐企业1000余家。三是与财政局等六个部门出台了“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导意见”,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建立了《应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台账》。全市小微企业《小会计准则》执行率92%。全市小微企业新增贷款97.8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7.2%;全市17家信用担保机构注册资金达到15.5亿元,为2230户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新增担保额17.67亿元。3、科技服务。新增“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36个、创新企业41个,其中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7个、创新企业12个。编制了《xx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规划》,计划第1页共3页到2016年,共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58家。三、抓产业集群一是建立了“xx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数据库”,对全市36个特色产业集群进行重点培植。二是与齐鲁晚报联合开展“走进产业强镇”专题宣传活动,宣传我市产业强镇12个。三是认定市级特色产业园区18家,市级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13家,市级产业集群12个。其中,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产业集群。四是建立全市重点培植中小企业产品品牌项目库,38家企业的75种产品42种商标进入品牌培育名单。五是加大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认定工作,xx县家具行业技术服务中心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5家中介服务企业通过省级公共服务机构认定。四、抓企业培育组织服务机构,深入企业举办管理咨询现场会、县市区专场等活动24场次,300多家企业管理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制定我市中小企业“四升”计划分解指标,并重点选择1500家“个升微”企业、90家“微升小”企业、28家“小升中”企业、2家“中升大”企业进行培养。截止目前,1620家企业全部完成升级计划,2家企业进入省级“中升大”企业重点培育项目库。五、抓企业培训一是制定了2013年全市中小微企业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培训和梯次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年共组织各类培训42期,培训学员5300多人次,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活动15场次,组织中小企业高层论坛13期,帮助企业诊断解决各类难题200多项。二是组织中小微企业负责人和高级管理人员参加国家“银河培训工程”。三是开展了企业家素质提升年活动,已在禹城等6个县市区展开,培训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2000余人。六、抓优环境化一是自5月份开始,市局组成11个调研小组在全市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全年走访企业2342家。二是充分发挥市民营经第2页共3页济权益保护办公室的作用,并与市优化办建立配套联动和快速处理机制,保护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三是开展了xx市第二届企业界十大领军人物暨全民创业首届十大创业英雄电视展播评选活动,活动为期100天,每天播出一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极大地宣传了我市企业新形象,最后评出我市企业界十大领军人物和十大创业英雄。七、抓公共服务体系我市中小企业(全民创业)公共服务中心全年共解答各类咨询3000多次、服务全民创业累计1200多件。其中,接受创业咨询420多次,项目推介24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