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从小抓起德育教育惠阳区良井镇宏基小学黄春花人们常说:三岁定八十,是的良好的习惯应从小开始抓起。现如今社会上打架斗殴,不和谐的事情屡见不鲜,看着血淋淋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青少年犯罪的人数一路飙升,不得不引人深思。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不少。现如今的孩子都是生活在温室之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深受父母长辈的的溺爱,不懂得如何去包容体谅他人,更不懂得如何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听不得他人的意见,慢慢的过多的自信逐渐变成了自负,失去了把握人生的方向标。而作为班主任又是语文教师,在校不单单是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我经常主动找同学聊天、谈心,能够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让他们体会到班级的温暖和快乐,对于个别学生的厌学,我则采取文火慢工的方法,从基础着手,采用帮学帮练,多鼓励,多表扬,是他们对学习产生乐趣。同时,没有放松对他们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因此对广大未成年人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小学阶段,思想道德教1育是人由自然向社会人过渡的主要时期,是学习掌握社会规范的基本阶段,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如何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育。一、要从小重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从小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宠儿,全家的期望,父母一心渴望孩子成为他们的骄傲,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吃亏,受委屈、受挫折,从而一再的满足他们的要求。一位家长曾这样说过,我们小时候受过苦,条件不好,现在条件好了,只要孩子要什么,我们都能满足他,这样只会使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在在艰苦成长路上的品格力量,形成了只知道追求生活享受,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性、自私、争强好胜。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其实是父母所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能起作用。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我看到过这样一个事情,一个一年级的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在做游戏,表现好的奖励小礼物,一位小同学得到了礼物非常高兴,过了一会儿,他因为顽皮,老师把礼物要收回来,他因为接受不了此打击,边哭边打老师。在这个例子中,2这位同学自尊心太强而内心脆弱,任性、固执表现尤为突出。还有的学生一年级选上了班长,但在二年级全班评选中落选了,他因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专门与老师,同学找茬生气。还有的同学自私、自立,做什么事情总先想到自己。造成这些同学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们的道德意识方面的残缺,但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家庭和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我们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同学接触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我们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使他们从小就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他们诚实、勇敢、好问、友爱、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他们良好的品德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有的同学有困难,有人主动帮助他,劳动时,有的同学不怕脏,不怕累,对待老师有礼貌等。教师和父母要善于抓住这些典型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对那些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同学随时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学生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净化他们的心灵,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学生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3二、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