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借此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到之处还望批评指正。我们老师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刻苦。”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仅仅指出学生的缺点然后告诉他们应该要努力学习,这样做有效果吗?那应该怎么做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发挥特长,使学生喜欢自己,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使学生“爱屋及乌”,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利用爱的迁移,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这门课,即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做到这一点,学生就能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就会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我的班上有个学生A,上课注意力集中,发言也比较积极;组织能力强,给我的印象不错。有一次,他英语作业写得不全而且不认真,我当场点了他的名,并且声色俱厉的给予以批评。可他不但毫无认错表现,还很生气。之后我发现他最不能接受这样的批评。至此,我们的关系变得有点紧张,我还特别观察他在我的课上表现得很漫不经心,这令我很不高兴。通过我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与其家长的交流,再结合90后孩子的特点,我了解到他是那种“吃软不吃硬”的学生,觉得对付这种学生千万不能来硬的,那样只会使得其反。想来想去只有从情感上攻击,所以我选择了与他做朋友。之后我经常与他交流,像朋友那样说说我的生活经历,他也愿意和我说说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包括他的学习、生活、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们真的成了朋友,课内外他都积极都配合着老师,特别是我的课,他学的很尽心也很好。毕业的时候就他记着给我送了一份我从来没有收到过的礼物,现在他上高中了我们还保持着联系,交流彼此的想法。所以,我觉得师生的情感融洽,既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的统一,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跟学生交朋友,与他们多沟通,不能动辄训斥,在学习上、生活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该学科的爱;其次,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另外,还要经常表扬,鼓励学生,特别是学习较差的学生。这样他们就会对某一学科的学习由“怕”转变为“爱”,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如设疑,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脑、动口、动手,在学有所得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成为较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动力。在备课时最好在教学过程中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方穿插趣味性强的实例;尽量多运用我们书本上的知识去发掘我们生活当中隐含的学科知识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师说课,注重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可以设计一些讨论活动、情景表演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就以思想品德这一门学科来说,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看报刊杂志、电视新闻,善于收集与教学有关的时政新闻和重大事件,并将这些时政新闻和重大事件有效渗透到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们在讲授热爱祖国、热爱集体这一知识点时,不要夸夸其谈只讲大道理,要从生活细节入手,能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去感受。我们可以通过嫦娥奔月、国庆阅兵式、舟曲泥石流等重大事件进行引导,让学生知道国家的强盛和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从而懂得用行动去捍卫国家的尊严。学生会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将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是爱国爱集体的具体表现,在以后的生活中会自觉的去践行。三、培养学习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就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关键。第一,教师必须在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