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评价新课标提倡评价要以学生为本,注重评价过程的形成性和方式的多样化,突出了评价的多种功能和评价的综合性、有效性。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进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我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评价作了一些尝试,并获得一些理性认识。一、评价的内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评价的内容包括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两方面。“课内阅读”评价的内容主要有: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阅读的乐趣。2、能够默读,不出声,不指读。3、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4、能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课外阅读”评价主要包括: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理解内容;读懂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喜爱图书,爱护图书。二、评价的方法语文阅读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开放的评价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1、课内阅读首先,分析课文之后,进行朗读比赛,可以是个人展示,也可以是小组比赛。主要是看学生的普通话是否正确流利、感情是否投入表情语气是否生动、课文是否理解。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勇于尝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爱上朗读乐意朗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其次,默读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这一点的评价应该深入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阅读的结果,也应注意到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培养好习惯,提供好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再次,评价学生对词语的掌握程度,不必局限于让学生单独解释某一词语的意思。而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词语进行区分。如:我今天真开心!把“开心”换一个词语可以怎样说?也可以用相同词语区分的方式,如:“中国队赢了,我感到很骄傲。”“他是个骄傲的人。”这两个“骄傲”意思一样吗?阅读能力还体现在词语的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很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造句,也可以让学生说一段带有学过的词语的话鼓励学生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运用学过的词语。对用得好的学生给于及时的正面的评价,让学生获得鼓励和信心。最后,标点符号的掌握也是阅读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此,这可以结合朗读,如感叹号,问号的语气是否读出区别;句号和逗号的停顿是否掌握。也可以让学生加标点,如:给下面句子加标点:“你是谁”、“这朵花多美啊”。2、课外阅读新课标提出的低年级课外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教师可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开展阅读之星的评比活动;鼓励学生阅读报刊杂志,定期交流;创办图书角,争做小博士。还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网络报刊指定阅读材料。评价时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家长参评的方式,并注意评价的积累,做好记录,以了解学生能力的发展情况。三、阅读评价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加强语文基础阅读能力的考查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主要的,如课文重点语段词语的理解、课文主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要说明什么等等。对于语段和字词的理解也要紧密联系课文的语境。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朗读也是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内容都是非常基础和细锁的,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却非常重要。从评价的内容来说的,语文阅读的习惯也应该放在考查内容之中。阅读需要有好的习惯,而低年级就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阶段。如,能够默读;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等。这些好习惯是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