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有的是单选,有的是多选。每题3分)1.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2.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3.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A.2m/s,3m/s,4m/sB.2m/s,4m/s,6m/sC.3m/s,4m/s,5m/sD.3m/s,5m/s,7m/s4.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5.下列哪几组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物体可能保持平衡?()A.2N、5N和9NB.2N、30N和50NC.8N、18N和9ND.20N、30N和20N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木板与地面间摩擦系数为,物块与木板间摩擦系数为,已知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木板所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是()A.μ1MgB.μ2mgC.μ1(m+M)gD.μ1Mg+μ2mg7.如图所示装置,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悬点A、B间的距离远大于滑轮的直径(即滑轮的大小可忽略不计),不计一切摩擦及滑轮的重力,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A.m2可能大于m1B.m2一定大于m1/2C.m2可能等于m1122x/mt/sOAv/ms−1t/sOBt/sOCt/sODv/ms−1v/ms−112−2−2222θ1θ2m1m2ABD.θ1一定等于θ28.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木板AB上,当用力将木板的一端抬起(物体未发生滑动)的过程中()9.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4m10m4m/s210m/s210.自由下落的质点,第n秒内位移与前n-1秒内位移之比为()A.B.C.D.11.甲、乙、丙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后,甲仍匀速,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经过下一个路标时,三车速度仍相同。则()A.甲先通过下一路标B.乙先通过下一路标C.丙先通过下一路标D.甲、乙、丙同时通过下一路标12.第一位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得出正确结论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亚里士多德D、居里夫人13.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Am/s2B、物体的加速度是4m/s2C、物体在第4s内的位移是16mD、物体在第4s内的位移是14m14.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相互接触的物体,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B、只要物体间相互接触,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C、只要物体间相互接触,且有压力,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就有摩擦力。D、只有物体在运动时才受摩擦力。15.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阶段A跑在B前面,20s后B落在A的后面。B、20s末B追上A,且A、B的速度相等。C、40s末追上A。D、在B追上A之前的20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16.如右图所示,ABC三种情况,同一运动物体分别受到大小相等的力F的作用,设物体质量为m,地面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三种情况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A,fB,fC的大小关系()A、fA=fB=fC=μmgB、fA=μmg、fB<μmg、fC>μmgC、fA=μmg、fB>μmg、fC<μmgD、fA=μmg、fB<μmg、fC<μmg二、选择题:(每空2分)1.(4分)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过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估计出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倍。2.某汽车在某路面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如果必须在2.5s内停下来,汽车AB图2t/sV/ms-1AB502040OABCDEF5.007.109.1010.8112.7015.10单位:cm的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假设汽车做匀减速运动)3.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