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特别重大灾害应急通信响应机制(稿)为做好特别重大灾害期间应急通信保障工作,依据应急管理部《特别重大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手册》,制定本文件。一、应急响应灾害发生后,**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消防指挥中心”)汇总相关信息,根据事故灾害态势,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通知**市消防应急通信保障分队(以下简称“应急通信保障分队”)启动特别重大灾害应急通信响应,调动属地或跨区域增援应急通信保障队启动应急响应。(一)应急通信保障分队应急通信保障分队以**市消防救援支队信息通信保障力量为主体,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市通信信息中心、抗震救灾森林防火、市防汛抗旱等部门通信保障人员共同参加,负责**市在重大灾害响应及处置过程中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内设后方通信保障组、前方通信保障组。1.后方通信保障组后方通信保障组负责消防指挥中心的通信值守、通信力量调度与协调工作,主要任务:(1)启动消防指挥中心各类应急通信指挥系统,进行席位值守,并保障各通信网络畅通,根据灾害类型,通知安全生产、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相应救灾部门的人员到消防指挥中心协调通信保障。(2)根据灾害类型调派属地消防、安全生产、地震、森林防火等部门2的应急通信保障队伍赶赴灾害现场,明确出动人员、装备器材、通信车辆等数量、类型要求。(3)根据灾害范围和通信保障需求,跨区域调派增援通信保障力量,视情调集消防、安全生产、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部门的增援通信保障队伍。(4)制定应急通信保障力量,由消防指挥中心协调**市应急响应交通保障组组织实施。(5)建立并保持与各通信保障队伍和前方通信保障组、遂行地方领导同志的音视频通信联络。(6)保障消防指挥中心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气象等部门的音视频通信畅通。(7)保障消防指挥中心与**市各应急响应保障组及部内设机构和主要防灾救灾部门的通信联系。(8)根据任务需要,调派应急通信保障分队的机动预备力量为**市各应急响应保障组提供应急通信保障装备或通信人员保障。2.前方通信保障组前方通信保障组主要负责赴灾害现场统筹协调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应急响应阶段的任务为:(1)联系**市应急响应交通保障组确认出动交通方式。(2)了解灾情及灾区通信保障需求,准备通信车辆或装备器材。(3)集结人员,备齐个人装备和72小时自我保障物资,并根据灾害类型通知相应救灾部门通信人员随行赶赴现场。(二)属地及增援应急通信保障队1.启动属地应急通信响应,建立并保障与属地指挥中心和消防指挥中3心的通信畅通;2.属地应急通信保障队伍赶赴灾害现场的第一出动力量,应携带卫星电话、轻量化卫星便携站等轻型、小型化应急通信装备,备齐电源和电池等供电装备(至少满足8小时连续作业),消防应急通信保障分队应在10分钟内完成集结出动,安全生产、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救援部门的应急通信保障力量应在60分钟内完成集结出动。3.属地后续应急通信保障力量迅速集结,出动应急通信保障车,携带轻量化卫星便携站、单兵图传、图像和语音组网平台、短波电台、无线电通信中继台和电源、油机等供电设备(至少满足24小时连续作业),优先使用具有越野功能的静中通卫星车。4.跨区域增援通信保障力量,根据灾害范围和通信保障需求,视情一次性调集8-10支跨区域增援通信保障队伍,对接**市应急响应交通保障组,落实各增援通信保障力量的交通出动或投送方式。其中,增援第一编队要在1小时内在指定集结地集结完毕;第二编队要在2小时内在指定集结地集结完毕;第三编队要在4小时内在指定集结地集结完毕。二、应急出动各应急通信保障力量根据汽车、铁路等不同出行方式,调集配齐相应通信装备,组织实施全程通信保障。每隔30分钟向消防指挥中心汇报情况。(一)前方通信保障组1.汽车方式:出动**市消防救援支队“静中通”卫星通信指挥车,保持与消防指挥中心、灾害现场的通信联络。2.铁路方式:(1)携带卫星电话、海事卫星终端、北斗手持机、公网对讲手机等便4携式应急通信装备,保持途中与消防指挥中心、灾害现场的通信联络。(2)对接铁路等交通运输部门的通信联系人,落实乘坐铁路等交通工具期间的通信网络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