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版本“大气运动”的知识结构比较表5-1不同版本“大气运动”的位置结构表版本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位置结构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大气环境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二节水运动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大气运动”的知识结构表“大气运动”在不同版本高中地理教材(实验)必修一出现的章节不一样,如5-1所示:人教版在第二章用一章的内容来讲解大气运动,湘教版在第二章第三节讲解,中图版在第二章第一节讲解。“大气运动”知识内容如表5-2所示,人教版分一章共四节,人教版是三大版本教材中唯一一个把地理基础知识分五个部分的教材,领会《地理课程标准》的实质要求,组织教材知识结构体系,人教版教材与湘教版教材结构上有所差别,没有前言部分,而是直接讲述地理知版本知识结构具体内容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大气的受热过程2热力环流3大气的水平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1锋与天气2低压、高压与天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3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湘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1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2大气的水平运动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四.常见的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与天气2低压、高压系统与天气中图版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二.大气运动1热力环流2大气的水平运动3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4海陆分不对大气环流的影响5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三.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1气团和锋2气旋和反气旋识。在讲述地球上的大气,没有湘教版的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和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而是以整章节在讲述地球上的大气,由于地球上的大气是学生学习的困难部分,人教版把地球上的大气分成若干个知识点,逐步讲解,由浅入深,让学生慢慢的理解并掌握地球大气的运动规律。并且在最后还呈现一个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让学生学会用学到的地理知识来分析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地理问题。湘教版分一节四小节,本书有前言部分,“以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还要怎么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呢?”这首诗开头,表达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也是我们对地球应有的态度。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湘教版必修一教材是严格按照地理课程标准进行组织地理知识内容和构建各章节知识点的衔接,如第二章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先引导学生认识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进一步分析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过程,接着讲述我们所处的大气环境。又将大气环境分为若小节,知识点串联起来步步递进,让学生逐步理解大气运动的规律和产生的现象。通过每一小节活动的设置,也让学生用学到的地理知识来解释实际生活遇到的地理问题。这和人教版是一致的,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充分结合起来,非常符合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师要教授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的理念。中图版必修一在教材编写的时候,严格按照《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实现高一阶段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从表中得知中图版教材中的“大气运动”分一节三小节,中图版知识内容构建如表所示,在第二章主要讲述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为什么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三圈环流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在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各式各样的地形。所讲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