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虎林市第四小学朱晓丽现在全国各地都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家长或专家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符合其生心理及能力水平的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的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服务,为完成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服务的一种手段。它强调的是学生的研究过程而非研究结果,它重视的是学生的全体参与而非个别优秀学生的特长辅导。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虎林市第四小学在教科所的指导下,申报了十一五鸡西市级科研课题《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与研究》,围绕学校这个总课题学校23位教师人人参与有申报了23个虎林市级课题。一年来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有益尝试。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运用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经历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逐步学会学习。它着眼与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研究性学习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侧重。小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得知识、理解与生活有关的自然问题或社会问题,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与实践的机会。我校是如何开展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一、转变观念为先导,认清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在小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得到锻炼与提高,具体表现在: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社会,发现与探索问题的兴趣,变厌学为乐学,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初步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激发创造精神,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掌握一定的研究性学习方法。通过学习我们首先转变了来自校长、教师方面的观念:怕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采取观望态度;没有弄清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流于形式上的“包装”应付;怕影响学科教学质量等。扫除课题研究的阻力。二、成立课题领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从实施层面看,研究性学习是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的课题。因此,学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集教师智慧于一体,对该课题的启动是非常有利的。机构的主要工作是拟定本校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案,提出本校开设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和计划。实施方案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依据、课题目标、研究的原则、实施步骤、管理与评价办法等。同时,还负责协调课题实施中各部门的关系,明确部门职责,处理实施带来的问题和矛盾。三、充分发掘教师潜能,搞好校本培训。研究性学习课题教师的培训工作艰巨而重要,它关系到研究的成败。因此在教师培训上我们注意从一下几方面入手:1.从转变观念入手,把转变观念贯穿培训的全过程。2.根据研究实施的步骤,多次培训。3.让教师在实践中自己摸索,自己总结提高。通过研究性学习,实现与学生共同成长。4.组织教师外出考察、购买书籍、印发资料。5.设置具体的场景,为教师创造展示和发展自己的舞台。我们多次组织业务讲座如:《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及特点》《研究性学习的四个新理念》、《怎样选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怎样撰写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报告》等,多次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引路课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挖掘了教师的潜能。四、极开展方案设计,认真组织实施。1.制定,《研究性学习手册》小学生研究性学习处于探索阶段,为保证研究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学校、教师以至学生都制定出一份研究性学习计划。为了便于学生操作我们为学生制定《研究性学习手册》手册的内容有:课题简介、课题组成员、研究方案、研究课题记录、研究报告、成果展示六项内容,学生只要按照手册去做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步骤去实施这个课题的研究。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2.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我校主要在3——5年级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为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并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