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油田二高黄连臣2009.3.26课标要求: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基本史实。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本课主要内容: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二、近代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战争之前战争之后:主体:生产模式:男耕女织,耕织结合小农经济(自然经济)2、使中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变化1、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影响: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原因:表现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二、近代新的经济因素出现洋务运动背景:目的:内容:评价:军事工业:“自强”民用工业:“求富”(1)、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目的。(2)、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自强”、“求富”;维护清王朝统治内忧外患1、洋务经济的产生结果:失败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民族工业的出现)民族工业的出现背景:时间:代表:初步发展: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提供了客观条件2、洋务派官办企业的诱导3、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19世纪70年代前后二厂一坊一批实业家棉纺织业迅速处境:原因:表现:1、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2、实业救国热潮的兴起3、收回利权运动步履维艰、发展缓慢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2.近代新的经济因素出现(1)洋务经济的产生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化开始起步(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民族工业的出现;但步履维艰,发展缓慢本课小结:表现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11、、18641864年,包世臣记载:“今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年,包世臣记载:“今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布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大都折本。”上述史料反映的情况是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大都折本。”上述史料反映的情况是(())AA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BB松太地区的棉纺织业水平迅速下降松太地区的棉纺织业水平迅速下降CC棉纺织品在当时的需求量下降棉纺织品在当时的需求量下降DD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AABB①①太平天国运动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②鸦片战争③③第二次鸦片战争④西方列强大肆进行资本输出第二次鸦片战争④西方列强大肆进行资本输出A①②④A①②④B①③B①③C③④C③④D①②D①②22、、19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所谓的“内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所谓的“内外交困”指的是外交困”指的是()()3、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实质上是()A工场手工业代替手工业劳动B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C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D近代化的一部分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A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B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D《织妇词》(唐)孟郊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探究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返回返回材料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鸦片战争后,大量洋货涌入上海通商口岸材料二:战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5倍多。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