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精神文化建设提高育人效果白银区重坪小学高生翠王秀娥摘要: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它对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然而,当前部分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受限,部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很滞后,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因此,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落后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效果至关重要。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现实意义现状对策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所谓校园文化,简单说来,主要指全体师生在教育教学、生活和劳动中以自娱自乐的形式所创造和形成的校园精神及文化氛围。具体来说,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一所学校在各种环境下得以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校师生为自己的美好目标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这是一种独特的精选出来的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艺术文化。它体现在全校师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体现在全校师生的共同信念、道德品格、价值准则和性格特征之中,表现在学校的政治生活和文化形态之中。它为校园师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甚至为造就优秀人才提供了一块沃土。一所学校,仅有进行课堂教学的“硬件”设施和师资,而缺少浓烈的文化氛围,不能叫作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既是精神文化,也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在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和谐发展的今天,学校应该成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努力构建校园文化,也应当成为办学的一个重要思路和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极其突出的现实意义。1、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一定阶段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貌的具体体现学校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还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创建高格调、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对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培育高素质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德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给予学生情感的精神食粮,使学生做到道德提升、人格发展、快乐生活,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3、校园文化是学生产生归属感的心灵家园。一个学生离开母校后,所学的知识可能会忘记,执教的老师可能会忘记,交往的同伴也可能会忘记,而鲜明的校园文化却以其贯穿始终的理念和随处可见的事物呈现形成深刻烙印,令母校在学生心中永远不忘。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课程,可以充分挖掘学校潜在的教育因素,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学校特色的形成。三、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始终,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对基础教育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