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之路》2014届高考政治(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高效作业知能提升:4-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Word有详解)一、选择题1.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族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中国共产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由此可见。“义”与“利”的关系是()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D.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答案:B解析:“义”与“利”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故选B。其他选项都不符合题意。2.漫画《玩》蕴涵的哲学寓意是()A.矛盾双方相互贯通B.矛盾双方相互分离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答案:A解析: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漫画《玩》中的线团,起初是小猫的玩具,后来就成了束缚小猫的线绳,这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A入选,C不选;B、D体现了矛盾的对立性,都不选。3.有位学者指出:全世界193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如果不各美其美,就只能任人宰割,不美人之美,世界就会争端不断,只有美美与共,才能走向世界大同的美好境界。这说明()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②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要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③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要在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④要创造多种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相互转化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A解析:材料旨在强调既要各美其美,又要美人之美。人与己是矛盾双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即斗争性与同一性的统一,①③正确,答案为A;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错误;材料未涉及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④不选。4.漫画《入不敷出》生动地表明了“入”和“出”之间的()1A.斗争的关系B.统一的关系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自相矛盾的关系答案:A解析:入不敷出说明“入”与“出”相脱节,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故选A。5.下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②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③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④在一定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从矛盾角度看,白马、黑马是特殊性,马是普遍性;马是特殊性,动物是普遍性,马由普遍性转化为特殊性;动物是特殊性,生物是普遍性,动物由普遍性转化为特殊性,可见,随着事物范围的扩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③④正确,故选D。6.新安江流经安徽、浙江两省,两省围绕新安江的生态补偿问题进行了反复磋商。2012年2月,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正式进入试点实施阶段。此举将对全国跨省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这说明()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B.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C.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D.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答案:D解析:A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B错误,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C不符合题意。新安江流域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将对全国跨省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示范作用,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故选D。7.苏轼有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我告诉你,很多东西,不必细读,浏览一下就行了。所有东西都关乎时间,你要学会最大限度地使用它。”读书到底是应该“深阅读”,还是应该“浅阅读”?下列选项中,能从辩证法角度解决这一问题的是()2①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②认识到矛盾双方既有统一性又有斗争性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认识到矛盾双方是对立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