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小学高效课堂中学生能力生成导学案集体备课组成员:孟青鲍升林王钦朝第二学期科目:语文第(1)单元第4课年级:五年级课题:丝绸之路目标定位:1.认识“矗凹”等九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为祖国腾飞而努力奋斗的信念。4.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5.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教学流程:前置性作业:1.预习课文。2.鼓励学生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一、自学能力生成阶段:1.同桌检查生字词。2.和同学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最好能说说理由。3.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大致了解“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二、导学达标阶段:阅读课文,交流体会师: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出示挂图)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1.出示表现“丝绸之路”繁荣景象的图画或影像。2.重点抓住“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这句话,(联系2──10自然段,或联系生活中的影视作品、课外阅读中所获得的信息进一步理解、体会丝绸之路为促进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1.安息国与中国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从以上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三、拓展迁移阶段:交流资料,深入理解1.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2.相机介绍:张骞、班超、玄奘与丝绸之路。3.自由读13自然段,讨论:(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3)再读全文,谈感受。板书设计:丝绸之路{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四、能力生成评价:(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