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一、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分析第一段:⑴第一段主要反映了什么?答:抗日战争时期敌人对我军根据地的严密封锁。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性。⑵分析下列语句的含义: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呆望”能不能改成“远望”,为什么?答:不可以,呆望表现了敌人拿游击队没有办法的怯懦心理。反衬了我军的神勇,同时也表达了对敌人藐视的态度。②“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作者抓住“水鸟飞动和唱歌”有什么深沉的含义?“才”字有什么表现力?答:这是自由的生灵,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才”字含蓄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这美好的景物只有在夜晚才有。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答:表现了苇子顽强向上的生命力。烘托了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充满了意志和力量。2、分析老头子形象:⑴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之下,我们的军队是否被困死了?从文章里找出相关的语句。答:没有。“半夜以后,小船又飘了回来。”(“飘”字的运用有何巧妙之处,请你简单的加以分析。(飘这个字眼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小船的轻快,表现老头子在敌人严密的封锁下神出鬼没的特点。)⑵文章到此自然的引出了主人公:老头子,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大家一起来加以分析:①肖像描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一方面表现老人常年穿梭在芦花花荡里,辛苦劳作;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老人为革命工作后心情愉快,精神矍铄。②为什么要交代老头子的年纪?答:一方面更能够表现老头子的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抗日根据地,从老到小广大人民都被发动起来,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中。(60岁的年纪在今天应该是要安度晚年,但他却像青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成为一名出色的交通员。)③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渲染了老英雄的传奇色彩。)④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⑤“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文章中的那些情节表现了他这一性格特点?答:“过于”有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是有关系的。小女孩子洗脸,大女孩子还警惕一些,老头子却说“不怕,洗一洗吧”,洗脸有响声。老头子以为小火轮上的探照灯照不见他们,事实上探照灯把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这些都是他过于自信以致有点麻痹的表现。“过于自信和自尊”,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与过,都由此生发。⑥“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答: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二、分析文章的主体部分1、分析第一部分──“护送”:⑴这一层讲述老艄公护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老艄公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两个孩子睡不着,小女孩趴在船边淘水玩,洗脸、洗头。这里埋下伏笔,舀动水的声音会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呢?环境描写:小女孩趴在船边戏水,使情节有张有弛,时见波澜。⑵大些的轻声吆喝她:“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大女孩为什么要吆喝制止小女孩洗脸?现在正要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应该提高警惕,避免惊动敌人。⑶你是如何认识大菱和二菱这两个女兵的?年纪小,天真活泼,又相互关爱,而且还很勇敢。⑷老头子对小孩子的态度:喜爱。2、分析第二层──“受伤”:果然,敌人的探照灯照到了两个女孩子的脸上,紧接着就是一阵扫射,大女孩子负了伤。老艄公知道后“顿时失去了力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