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理解微课微课“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的含义“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注意力10分钟法则课堂教学时间(分)注意力什么不是“微课”辅助教师讲课的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实录的视频切片;以50分钟-1小时为单位的传统国家网络精品课程。微课不等于课堂实况录像的一小段切片微课不等于完整课堂的局部片段微课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国内对微课的认同“位微不卑”: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课微不小”: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步微不慢”:微课都是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效微不薄”: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微课特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微课设计讲述一个主题2-5分钟之间解决一个问题容易设计开发支持移动学习启发学习者思考A(Analysis)分析■分析学生特征年龄认知特点■分析目标■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处做微课学生自主学习弄不懂的D(Design)设计■内容结构内容呈现顺序、交互链接要有较为完整的课程结构,包括开始、结束、授课、互动等,并不是从长的视频课中截取一段。■表述方式语言表达、背景音乐■视觉设计画面色彩、镜头推拉D(Development)开发■录制■后期加工I(Implementation)应用■应用在课程中修改完善E(Evaluation)评价■对微课评价■对学习效果评价学术心术技术艺术值得学想去学容易学聚焦:微课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易错点。学生能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理解的内容,不需要教师制作微课。简要:微课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黄金时段,简明扼要地概述知识点,点拨难点,突出注意点,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清晰:微课使用规范的学术用语,语言文字表述清晰、有条理,易于学生理解;画面合理布局,成像清晰,无质量缺陷。(例如:PPT画面能够清晰地呈现学习内容;视频画面清楚,不抖动、不倾斜等。)技术:针对不同的主题,选取合适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要注意,技术的目的在于辅助学习,切勿滥用技术,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技术创新,丰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易于理解学习内容。(学习运用微课的过程,其实是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掌握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过程。把微课设计成为了小课件,反映了大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了长期以讲授为主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思维定势。)微课有许多类型,比如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实验类、练习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等。目前大多的微课还是以讲授类为主,其次是实验类。微课的加工制作方法很多,通常有摄像机拍摄、数码手机拍摄、录屏软件录制、可汗学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