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在深入开展。在大力遏制腐败多发蔓延势头的同时,必须从源头上加以预防和治理,坚持标本兼治,整体推进,从根本上解决腐败滋生的问题。在源头治腐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现问题,解决矛盾,才有利于这项工作的稳妥健康发展。一、当前源头治腐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中之重,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近年来,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下,这项工作已经开始取得进展。但是,我们要看到,这项工作极其艰巨、复杂,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目前,在一些单位和部门,已经开始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概括起来,大致有四个方面。1、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在反腐败这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应该说绝大多数同志都是拥护的。但是,这并等于说源头治腐的思想基本解决了。实际上,当源头治腐的制度真正触及到自已,落实到日常工作的各个程序和环节的时候,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顾虑和困惑。有的同志担心,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按照源头治腐的要求,如果每件事情都要严格按制度办事,势必束缚企业的手脚,导致在歪风盛行、正不压邪的社会背景下,最终危及企业的生存。现实中,企业确有很多事情要通过各种“公关”手段才能解决,一些政府部门和办事员“不给好处不办事”、“雁过拔毛”、“吃拿卡要”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将使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进退-12、实际工作中存在阻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涉及到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社交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时时处处在规范和约束我们的行为,对多年来形成的套路和习惯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从某种程度来讲无异于一场真正的“革命”。在这一严峻的考验面前,第1页共4页会有少数人过不了关,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到了这场“革命”的对立面。有些政府部门和执法人员把手中的权力视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多年来形成的衙门作风和贪欲的心理,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如今要在他们的领地推行源头治腐,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有些单位由于是垄断行业,“虎”气“霸”气十足,行业不正之风根深蒂固。源头治腐工作要在这些单位真正落实,绝非轻而易举。如不动真格,不下大气力,将很难做到实际成效。还有为数更多的单位,长期以来习惯于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搞所谓“变通”,搞自已的“土政策”。这些在某些人看来已经是约定俗成、天经地义的事情,与源头治腐的制度和要求格格不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这方面同样需要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在企业中,源头治腐工作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有的人平时也懂得按制度办事,但遇到实际问题便往往头脑发热,抛开制度另搞一套,使制度形同虚设;有的人出于个人的阴暗心理,对源头治腐不支持,不配合,消级应付,敷衍推诿;有的人热衷于搞小团体主义置制度、纪律不顾,对发生的问题知情不报,欺上瞒下。虽然这些问题从整体上看只是个别现象,但危害极大,影响极坏,务必予以肃清。3、具体操作上存在难度。-3从目前来看,有些制度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存在着执行难、操作难、坚持难的问题。而配套制度的缺乏,往往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比如说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和收入申报的规定,据了解,很多领导干部并没有申报,但却没有任何人来过问和追究。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制定出相关的检查监督制度,没有任何部门对此承担失察责任。又比如实行“企务公开”制度,本来是一项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的重要举措施,理应受到领导的重视和关注。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缺乏上级部门的具体指导,另一方面又受到“商业秘密不能公开”、具体数据会引起群众误解“等意见第2页共4页的困扰,使得这项工作举步维艰,最后半途而废。4、体制机制上存在缺陷。源头治腐工作作为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配合。但是,当前宏观上体制机制的缺陷,对这项工作形成了严重的阻碍和制约。政治体制的弊端。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使政府职能未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迅速转变,该放的权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