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33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学案【学习目标】1、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案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并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3、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课前预习】一、喀斯特地貌1.定义:是由作用形成的独特地貌类型。2.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作用:CaCO3+CO2+H2O=Ca(HCO3)2(2)作用:Ca(HCO3)2=CaCO3↓+CO2↑+H2O3.发育条件①岩石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最的条件,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类岩石。透水性:岩石发育程度越高,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越典型。②水溶蚀性:取决于水中所含的、__________和的数量,以及__________的强弱。流动性:取决于、以及的类型与连通性。4.类型:地面喀斯特地貌:如。地下喀斯特地貌:如。二、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例来理解陆地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作用条件圈层自然因素桂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岩石的可溶性岩石圈岩石条件原为海洋,大量沉积,后抬升为陆地,广布。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和广泛发育,性和性好。水的溶蚀力大气圈气候条件位于区,气候温暖,降水丰沛水圈水文条件地势、、部高,部低,利于地表水、地下水的形成汇集,漓江南北纵贯,水量大,水的性强。生物圈生物条件亚热带气候利于和的积累,土壤和流水中的有机酸含量高,水的大。【问题与例题】【问题1】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有哪些?【例1】据此完成(1)~(2)(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A.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B.流水的冲刷作用C.对可溶性岩石的淀积作用D.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2)关于水对碳酸岩类岩石的溶蚀力的大小不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越多,溶蚀力越大B.有机酸越多,溶蚀力越大C.无机酸越多,溶蚀力越大D.水的流动性越弱,溶蚀力越大【问题2】我国北方地貌区的喀斯特地貌为什么没有南方的地区明显?【例2】与喀斯特地貌成因相同的地貌是()A黄土高原的成因B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C华北平原D山麓冲积扇【问题3】桂林山水甲天下,著名的旅游资源是什么,分析形成的原因?【例3】读右图,完成下题(1)甲河流经高原,其典型的地貌类型是地貌。(2)乙省南部是我国作物的生产基地,种植这类作物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省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是(3)丙地气候湿润,但地表却缺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4)丁地所在的国家是【目标检测】1、下列哪种岩石广布区能形成喀斯特地貌()A.石灰岩B.花岗岩C.玄武岩D.大理岩2、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读“人民币版面图案”(部分),回答3~5题:3、该版面景观是()A.九寨沟风光B.桂林山水C.鼎湖山保护区D.长白山天池4、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冰蚀作用B.流水溶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海浪侵蚀作用5、该景观地貌属于()A.雅丹地貌B.丹霞地貌C.冰蚀地貌D.喀斯特地貌6.下列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A.石柱、峰林、溶蚀洼地B.峰丛、落水洞、溶蚀洼地C.石柱、石钟乳、地下河D.孤峰、溶洞、落水洞【课后作业】1.有关我国桂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石灰岩广布,可溶性、透水性差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丰沛,尤其以5—8月降水较多C.漓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D.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土壤中有机质积累丰富2.有关桂林山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B.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C.奇松、怪石、云海、温泉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3.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①U型冰川谷②夏威夷群岛的形成③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④我国桂林山水的形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