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了解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1.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重点)2.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难点)知识点一风华正茂1.家庭出身与性格(1)1893年12月,毛泽东出生在湖南湘潭韶山一个富农家庭。(2)痛恨家庭专制和私塾教育的束缚,养成了倔强和反抗的性格。2.1914年,毛泽东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痛切地以救国救民为己任。3.组织新民学会1918年4月,毛泽东集结了蔡和森等发起组织新民学会。4.思想来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民主主义、民粹主义、改良主义、“英雄史观”乃至无政府主义等,对其思想都有影响。知识点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918年,毛泽东到北京工作,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并转变自己的思想。2.党的缔造者之一(1)1920年,毛泽东在长沙参与组织共产主义组织。(2)1921年7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3.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背景①国民革命和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②1927年,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并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2)意义:他把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4.领导长征(1)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指挥权。(2)他领导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壮举。5.抗日战争时期(1)掌握三大法宝①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风格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②一个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战的人民军队。③一个团结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2)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3)1945年,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知识点三推翻三座大山1.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为避免内战和赢得和平民主的新局面,亲赴重庆谈判。双方签订了有利于和平、民主、团结的“双十协定”。2.领导解放战争(1)战略防御阶段:他以超人的胆略,激励了全党和全军将士。(2)战略反攻阶段:1947年,依照毛泽东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和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3)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消灭国民党军主力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成熟。3.思考工作重心转移(1)撰写著作:《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将革命进行到底》、《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2)历史意义:表明他对夺取全国的胜利,对全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对中国共产党转变为执政党,已经有了敏锐的考虑。4.建立新中国(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意义①实现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历史。②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历史,彻底结束了几千年专制王朝统治的历史。③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纪元。知识点四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与实践1.建国后的头三年,在国内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任务;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迅速地恢复了国民经济。2.1953年,按照毛泽东的建议,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3.1953年,毛泽东领导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4.1954年,毛泽东领导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5.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地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当前的主要任务。毛泽东的革命奋斗历程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开创“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