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化学键及其类型一、化学键与物质变化1.化学键的概念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2.用化学键的观点分析2H2O=====2H2↑+O2↑反应的过程:水分子断裂的是氢氧键,形成的是氢氢键和氧氧键。3.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1)只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才能称为化学键。(2)判断一个变化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不仅要看有无旧化学键的断裂,而且还要看有无新化学键的形成。如果一个变化过程中只有旧键断裂而无新键形成,则该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氢溶于水,氯化氢分子中氢原子和氯原子间的化学键发生了断裂,但没有新化学键形成,故不属于化学变化。例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相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②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间,又存在于相邻分子间③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④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作用叫做化学键⑤化学键是指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A.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③D.只有⑤答案D解析①形成化学键的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必须是强烈的,不强烈的相互作用不是化学键;②只有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才是化学键,而相邻分子间的原子也可能相邻,但作用不强,不是化学键;③在水分子内,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形成化学键,但分子间的氧原子和氢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很微弱,不是化学键;④化学键这种相互作用,是相邻原子间的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静电吸引、电子与电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排斥达到平衡后的一种作用,所以化学键包括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⑤正确。易错警示(1)形成化学键的原子必须相邻,但相邻的原子间不一定存在化学键。(2)“强相互作用”不能只理解为相互吸引。(3)并非所有的物质中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例2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加热氯化铵B.干冰升华C.水通电分解D.氯化氢溶于水答案B解析化学变化肯定存在化学键的破坏,A、C两项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加热NH4Cl破坏了NH4Cl内的化学键,水通电分解破坏了水分子内的化学键;D项中,HCl溶于水,破坏了HCl分子内的化学键;B项中干冰升华没有破坏化学键。规律总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破坏化学键,有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破坏化学键,有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不破坏化学键。二、共价键和离子键1.共价键(1)共价键的形成过程①氯分子的形成过程→→→请你根据上述图示,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②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请你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2)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3)成键三要素:①成键微粒:原子。②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③成键条件:成键前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到饱和状态。(4)分类2.离子键(1)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以NaCl为例)钠原子和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7,均不稳定。即它们通过得失电子后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Na+和Cl-,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物质氯化钠。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2)概念: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3)成键三要素①成键微粒:阳离子和阴离子。②成键本质: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③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共价键离子键成键微粒原子阴、阳离子成键原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到稳定结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易发生电子得失达到稳定结构,形成离子键成键实质形成共用电子对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成键元素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0族元素除外)、非金属元素原子与不活泼金属元素原子之间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如ⅠA、ⅡA与ⅥA、ⅦA之间实例HCl、CO2、H2SO4等Na2O、NaCl、MgS、CaF2等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属于离子键B.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C.化学键指的是相邻原子间的强的相互作用D.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答案D解析化学键的概念中有两点必须注意:一个是“相邻原子间”,一个是“强相互作用”。当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