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测验一、选择题“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具有坚韧不拔性格的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式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据此回答1~2题。1“”.千只脚落地式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2.根据当地环境推测,此聚落形态与规模多为()。A.密集型较大B.分散型较小C.半聚集型较大D.密集型较小解析大峡谷地形复杂,为适应地形坡度大、土地少的特点、傈僳人发明了千脚屋。属于分散型聚落形态,单个聚落规模较小。答案1.A2.B读下图,回答3~4题。3.该城市从地域形态上看属于()。A一城一区城市布局形态B.分散成组城市布局形态C.城镇组群城市布局形态D.串珠状城市布局形态4.根据图中信息,甲城市火力发电站适合选择在①~④中的()。A.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解析由城市土地利用状况来看,属于分散成组城市布局形态。应注意两图的指向标,由图中烟囱近地面SO2浓度分布图看,当地大致盛行东风。故火力发电站应布局在④处,防止对居住区造成大气污染。答案3.B4.D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回答5~6题。5.若图中①②③④是乡村聚落,村落规模最小的是()。A.①B.②C.③D.④6.从聚落发展看,最有可能发育成城市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5题,①③处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地势平坦,村落规模大。②④都位于山脊处,不利于村落的扩展,村落规模较小,但是②处等高线更密,坡度更陡,规模更小。第6题,①处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且位于河流的交汇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最易发展为城市。答案5.B6.A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图,回答7~8题。7.图示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优点是()。A.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B.使城区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C.城市交通比较集中于市中心,运距短D.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节省市政建设投资8.与图示空间形态比较接近的城市是()。A.北京B.成都C.大庆D.兰州解析第7题,图示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优点是使城区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第8题,该城市呈条带状布局,占线长,较分散,与郊区结合密切。兰州就是沿黄河分布。答案7.B8.D9.对甲、乙两图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为分散型乡村聚落,其规模较大,分布在地势较高处B.乙图为密集型乡村聚落,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区C.甲图为半聚集型乡村聚落,规模较大,分布在山区D.在水稻生产区,多形成甲图类的乡村聚落,规模较大答案B10.在平原地区,城市的地域形态一般为()。A.集中式B.分散成组形态C.城镇组群形态D.串珠状形态解析平原地区地形单一,城市规划受地形、河流等因素的干扰小,多为集中式布局形态。答案A读图甲、图乙,完成11~12题。11.图甲中a、b、c、d四地最容易出现大城市的是()。A.aB.bC.cD.d12.图乙表示某城市的几种规划方案。其中圆圈代表城市外缘,圆心代表市中心,则规划合理的是()。A.②⑤⑥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⑤解析第11题,此区域属热带地区,同纬度的25°N大陆东岸为季风气候,西岸为沙漠气候,而赤道地区全年湿热,人口较少。所以d地因气候适宜,人口密集,宜发展为大城市。第12题,统筹考虑城市功能分区与道路格局,①图汽车站应布局在城市外缘;③图城市布局过于分散,易造成城市交通拥堵;④图城市商场、娱乐场所过于集中,易造成交通问题。答案11.D12.A下图是重庆市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影响该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地理环境要素是()。A.气候、河流B.政治、经济C.地形、河流D.地质、矿产14“”.下列关于城市空间形态及其特点的叙述,属于分散成组形态的是()。A.城市各组成部分都比较集中,连成一片B.城市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C.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D.城市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居民生活方便“解析由图示看出,城市受地形、河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