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教学设计VIP免费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教学设计_第1页
1/6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教学设计_第2页
2/6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教学设计_第3页
3/6
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一、课时安排说明《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的第二节。本节内容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认识近似数和精确数;第二课时,掌握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等相关知识。二、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过《生活中的数据》中的《一百万有多大》,认识了较大的数据,并学会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数据,本学期又学习了《认识百万分之一》以及负指数的相关知识,而在上一节课又学习了近似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这些知识储备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对生活中的较小数据以及近似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并且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教学任务分析在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近似数;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近似数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取近似数;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认识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照要求取近似数,并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中所采用的问题情境尽可能来源于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与数据有关的素材,使他们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2.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如何确定一个数据的有效数字。四、教学设计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回顾复习、学习新知、例题讲解、课堂练习、拓展提高、知识小结、布置作业。第一个环节:回顾复习活动内容:1.阅读报道中国是世界面积第3大国;中国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中国共划分34个省级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人口约12.9533亿,占世界人口的21.2%;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万人。2.回答问题你能找出这篇报道中的精确数据和近似数据吗?3.知识回顾1.认识精确数和近似数,明确近似数产生的原因。2.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并能进行合理比较。活动目的:改变原有的直接复习知识模式,通过阅读一篇报道,找出其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达到复习上一节内容的目的。其一可以改变枯燥的概念复习,使复习环节变得更加有趣;其二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此报道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我们的祖国。活动注意事项:(1)复习过程中虽然不直接的对概念进行复习,但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仍应对上节所学概念加以巩固(2)复习一方面是对上节课的回顾和总结,同时也应为新课的学习和探究作和铺垫和作准备工作。第二个环节:学习新知活动内容:学习新概念(1)精确度: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2)有效数字: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digits).活动目的:通过学习精确度和有效数字两个新的概念,为下面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工作活动注意事项:(1)对于精确度概念的理解,要做到把精确度和四舍五入法有机的统一。让学生明确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2)对于有效数字的理解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从那个数字起,到那个数字止;(3)这两个概念是这节课的基础和关键,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才能更好的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三个环节:例题讲解活动内容:例3按要求取右图中(见教科书)溶液体积的近似数,并指出每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四舍五入到1毫升;(2)四舍五入到10毫升解:(1)四舍五入到1毫升,就得到近似数17毫升,这个数有两个有效数字,分别是1,7;(2)四舍五入到10毫升,就得到近似数20毫升,这个数有一个有效数字,是2.例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