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10课苏轼词二首同步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VIP免费

高中语文 第10课苏轼词二首同步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第10课苏轼词二首同步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第10课苏轼词二首同步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3/3
10苏轼词二首(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6分)A.宫阙(juè)绮户(qǐ)参与(yù)浅薄(bó)B.琼楼玉宇(qiónɡ)吟啸(yín)失落(luò)道观(ɡuàn)C.一蓑烟雨(suō)料峭(qiào)空闲(kònɡ)恣意(zì)D.萧瑟(sè)不胜寒(shēnɡ)虔诚(qián)面颊(jiá)解析A项“阙”应读què。答案A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A.念/去去、千里/烟波B.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D.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解析D项,应为“异日/图将/好景”。答案D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6分)A.欢饮达旦旦:天亮。B.不应有恨恨:怨恨。C.千里共婵娟婵娟:指月亮。D.已而遂晴已而:不久。解析B项“恨”应是“遗憾”的意思。答案B4.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A.词始于隋唐,盛于宋。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其先有曲调,后有文词,又称曲子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B.词,每首皆有调名,称词调(词牌)。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如《如梦令》;59~90字为中调,如《一剪梅》;91字以上为长调,如《雨霖铃》。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李煜、苏轼、辛弃疾等。解析D项李煜是南唐后主,应属婉约词人。答案D5.名句填空。(2分)(1)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人有悲欢离合(2)一蓑烟雨任平生阅读与鉴赏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词的上阕主要写了清泉寺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谈谈它们的妙处。(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写了清泉寺溪水潺潺,兰草刚刚发芽,松间沙路,一尘不染的景色。暮雨潇潇,杜鹃轻啼,一派诗情画意,优美,洁净,荡涤心灵。抒写了作者为当地山川景物所吸引的喜悦心情,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生的乐观态度。(2)兰芽溪水,沙路无泥,潇潇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词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7.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12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苏轼一生遭际坎坷,但乐观自强,笔耕不辍,从而拓宽了宋词的新境界,开创了宋“词豪放一派。历来公认,最能代表该派风格的代表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与此“相对的宋词婉约派,历来公认,最能体现该派风格的代表词句则是________________”。(6分)(2)请结合全词,从塑造形象、表现作者心境的角度,对“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作简要赏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2)本词托物寓人,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从而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10课苏轼词二首同步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