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单元测试 粤教版必修3VIP免费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单元测试 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1/7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单元测试 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2/7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单元测试 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3/7
单元检测卷四(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蝴蝶(dié)浊酒(zuō)锦瑟(sè)潦倒不堪(liáo)B.蟾宫(chán)南柯(kē)耽搁(dān)福祉(zhǐ)C.骤雨(zhòu)凝噎(yē)戏谑(xuè)桎梏(zhìɡù)D.寻觅(mì)巷陌(mò)跋扈(hù)纤细(xiān)解析“浊”应读“zhuó”。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渔舟瞑目楼蓝蓝田日暖B.绸缪踟蹰烦燥无可辩驳C.凄怆婉约浩淼芳草萋萋D.松弛纨绔山坳水泻不通解析A项蓝—兰;B项燥—躁;D项泻—泄。答案C3.“望”字可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为:①远望;②期望;③盼望;④回望。请给下列句中的“望”字选出正确的解释。(1)望中犹记()(2)不久望君来()(3)怅然遥相望()(4)君还何所望()答案(1)④(2)③(3)①(4)②4.下列诗句中没有倒装现象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D.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答案D二、阅读理解(共5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5.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7分)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于宇宙的独特理解。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解析A.原文中说的是“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而并没有说化解了这种冲突。B.原文是说“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而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单元测试 粤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