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BlFB=3.16厘米FA=3.16厘米EB=2.48厘米EA=2.48厘米DB=6.13厘米DA=6.13厘米OABDEFlOABP如何利用图形的轴对称性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泰兴市湖头初中余红鉴我所用的教材是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4节“线段,角的轴对称性”的第一课时。学情分析:前面在第二章第2节学生已经学过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也在第一章学过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以及轴对称性质我的实践是:1先让学生拿出一张纸片,在上面画一条线段,然后让学生通过折纸,使线段的两个端点重合,使他们发现这条线段被折痕垂直平分这条线段。归纳出: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2利用几何画板先画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垂足为O,把OA沿直线l翻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重合。请他们说说理由,并互相讨论。3利用利用几何画板在AB的垂直平分线l上取点D,E,F。分别度量点D,E,F到点A,B的距离,然后让学生在自己所画的垂直平分线上取一点P,度量点D,E,F到点A,B的距离,小组讨论所发现的结果。归纳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4猜想:AB的垂直平分线l上交AB于点O,点P在l上,PA=PB吗?5验证:让学生思考,大部分学生可能用全等来说明,由OA=OB,∠AOP=∠BOP,OP=OP,可证明三角形POA全等于POB,从而得PA=PB.对于这种解法应给予鼓励.6教师可以几何画板把三角形PAO利用变换里的反射功能展示与三角形PBO重合,然后让学生发言:因为∠AOP=∠BOP,所以OA落在射线OB上。因为OA=OB,所以点A与点B重合。依据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知PA与PB重合,所以PA=PB7教师总结:证明图形性质有不同的方法7学生归纳出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我的反思:学生并不一定擅长用轴对称性解决这个问题,而用全等来说明很简单也心中有数,所以我的想法是对学生不一刀切,毕竟将来后续学习要求是演绎证明。课本意图也只是引导学生感悟:证明图形性质有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