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一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班级姓名1、阅读下列这段话,给汉字加上拼音,给拼音补上汉字。(4分)好一派生机àng()然的蓬莱仙境啊!这里有身材秀颀()的毛白杨,伸着绿如fěī()翠的叶子向你致意;有躯干枯jí()的古松,展着如虬()龙般的枝丫向你问好;这里有争yán()斗艳的奇花异草,挥着花骨()朵向你欢呼,让人不能不zhǜ()立流连!2、根据意思写出成语。(4分)①平坦地像磨刀石()②暗暗的不知不觉的生长()③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④忍不住笑()3、默写。(共8分)(1),泥香带落花。(2)临风一唳思何事,。(3)淮南秋雨夜,。(4)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5)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6)它没有婆娑的姿态,。4、为下列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4分)[示例]松柏:冬雪算什么,重要的是保持绿的本色。浪花:信鸽:5、写出两句本册课本以外的关于鸟的诗句。(2分)①,。②,。6、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4分)早晨我们不得又被闹钟叫醒,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饭,然后冒着危险在马路上与汽车出生入死;由于上午的学习惯性和未完成的课堂作业,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还在大话学习,讨论学习生活;傍晚回到家,吃完晚饭,又开始做家庭作业,一直做到两眼惺松而入睡。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20分)甲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龙说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元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注释:本语段作者以龙喻明君,以云喻贤臣,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7、两篇短文都是享有“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文学家写的(体裁)。(2分)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8分)1)才美不外见()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食之不能尽其材()4)执策而临之()5)其真无马邪?()6)其真不知马也()7)龙乘是气()8)龙亦灵怪矣哉!()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0、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2分)11、这两篇短文通篇说的是物事(龙、马),其实论的是人事。想想看,作者分别表达了怎么的思想感情?(4分)12、如果说成才是“龙”,读书是“云”,那么对你今后的求学有什么启迪?(2分)三、阅读《金色花》,回答下列问题。(14分)金色花①偶尔看到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申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②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③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毅然挺拔,每一个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④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⑤许久以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⑥不是么,且不说他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周皱巴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