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兰建云,男性,28岁上腹痛、黑便2天入院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痛,呈持续性隐痛,无腰背部放射痛,并解黑便,呈柏油样,成形,伴乏力,无恶心、呕吐,无呕血、便血,无胸闷、气急、胸痛,今来我院就诊,行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腹部B超提示:肝内锲形不均偏强回声,考虑良性病变可能,血管瘤?为求进一步治疗收住入院。患者病来精神可,胃纳差,睡眠较差,小便正常,大便如上述,体重无明显增减。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重大外伤史,无手术史,无中毒、输血史;无明显的食、药物过敏史;无长期药物使用史,无药物成瘾;预防接种史不详。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生长于本地,未久居外地;无疫区居留史;无烟酒嗜好,无其他特殊嗜好,无不洁性交史;教师,无毒物接触史;家庭关系和睦。已婚,28岁结婚,育有1子;妻子及儿子体健。父母及兄弟姐妹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无传染性、遗传性、家族性疾病【身体评估】T36.4度,P74次/分,R20次/分,BP112/72mmHg。神志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HR74次/分,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未见肠形、胃形,剑突下有轻压痛,无反跳痛,墨菲征(—),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4次/分钟。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辅助检查】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腹部B超提示:肝内锲形不均偏强回声,考虑良性病变可能,血管瘤?【入院诊断】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2.肝内血管瘤?入院后予卧床休息,温凉流质饮食,予质子泵抑制剂制酸,荷莫塞止血,输液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护理诊断及护理目标】1.疼痛:腹痛与胃酸刺激溃疡面,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有关预期目标:病人主诉疼痛能减轻或缓解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疼痛致摄入量减少及消化吸收障碍有关预期目标:患者能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结构3.活动无耐力与解黑便致贫血有关预期目标:病人活动耐力逐渐增加,表现为活动量增加,活动时间延长。日常生活,如下床、如厕、个人卫生等自理能力恢复正常。4.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消化性溃疡病因及预防知识有关预期目标:病人能遵循溃疡病饮食原则和生活健康指导5.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预期目标:病人无出血现象或及时发现和处理出血征象,表现为生命体征平稳。【护理措施及评价】1.疼痛:腹痛指导病人疼痛剧烈时卧床休息,协助病人摆好舒适体位。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及持续时间,疼痛加剧或由剑突下疼痛转为全腹疼痛,应疑为并发出血或急性穿孔,并给予相应处理。指导病人正确服药(餐前或餐后)及坚持治疗。剧烈疼痛时及时报告医生。病人疼痛时分散其注意力,如缓慢深呼吸、听音乐、交谈等。护理评价:病人明白自己是因为饮食不规律,休息时间不够引起消化性溃疡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指导病人在出血活动期内暂禁食。出血停止后定时进食,饮食以易消化、富营养、无刺激性食物为宜。饮食要规律,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不宜过饱。避免过热、过冷、粗糙、油炸、辛辣等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进餐时注意细嚼慢咽,避免急食。监督病人采取合理的饮食方式和结构,定期测量体重、监测血清清蛋白和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护理评价:病人理解禁食的意义。恢复后饮食规律,能选择适宜的食物,未见因饮食不当诱发疼痛3.活动无耐力指导病人在剧烈上腹痛或出现呕血、黑便时或在活动后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时,立即卧床休息,及时遵医处理并协助其生活护理。病人下床活动、入厕及外出检查时有专人陪同。根据病情,与病人共同制定适宜的活动计划,并逐渐增加活动量,延长活动时间。护理评价:病人自理能力恢复,自诉活动后无明显头晕疲乏4.知识缺乏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引起和加重溃疡病的相关因素。指导病人保持乐观情绪,规律生活,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提高机体抵抗力。指导病人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结构。教育病人按医嘱正确服药,学会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不随便停药或减量,防止溃疡复发。指导病人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