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运行管理1、电力系统发生全相振荡时,()不会发生误动。A、阻抗元件;B、分相电流差动元件;C、电流速断元件;D、零序电流速断元件;E、电压元件。答案:BD2、变压器差动保护防止励磁涌流的措施有()。A、采用二次谐波制动;B、采用间断角判别;C、采用五次谐波制动;D、采用波形对称原理;E、采用三次谐波制动。答案:ABD3、下列()措施可以弥补电流互感器10%误差的要求。A、增大二次电缆截面;B、并接备用电流互感器;C、改用容量较高的二次绕组;D、提高电流互感器变比;E、减小二次电缆截面。答案:ACD4、微机保护的常用基本算法有()。A、半周积分法;B、采样和导数算法;C、傅里叶算法;D、微分方程算法;E、两点乘积算法。答案:ABCDE5、自耦变压器的接地保护应装设()。A、零序过电流;B、零序方向过电流;C、零序过电压;D、零序间隙过流;E、纵差保护。答案:AB6、继电保护故障责任分析时,“整定计算错误”包括()。A、未按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要求变更整定值;B、整定值计算错误(包括定值及微机软件管理通知单错误);C、使用参数错误;D、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定错误;E、保护拒动。答案:ABCD7、电网继电保护的整定不能兼顾速动性、选择性或灵敏性要求时,按()原则取舍。A、局部电网服从整个电网;B、下一级电网服从上一级电网;C、局部问题自行消化;D、尽量照顾局部电网和下级电网的需要;E、必须首先考虑速动性。答案:ABCD8、逐次逼近型A/D变换器的重要指标是()。A、A/D转换的分辨率;B、A/D转换的容错率;C、A/D转换的转换速度;D、A/D转换的转换时延E、A/D转换的工作电压。答案:AC9、电力系统振荡时,电压要降低、电流要增大,与短路故障时相比,特点为()。A、振荡时电流增大与短路故障时电流增大相同,电流幅度值增大保持不变;B、振荡时电压降低与短路故障时电压降低相同,电压幅值减小保持不变;C、振荡时电流增大与短路故障时电流增大不同,前者幅值要变化,后者幅值不发生变化;D、振荡时电流增大是缓慢的,与振荡周期大小有关,短路故障电流增大是突变的E、振荡时的测量阻抗与短路故障时的测量阻抗相同。答案:CD10、简述在故障录波装置的统计评价中,录波完好的标准是()。A、故障录波记录时间与故障时间吻合;B、数据准确,波形清晰完整,标记正确;C、开关量清楚,与故障过程相符;D、上报及时,可作为故障分析的依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ABCD11、高压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动作时限应考虑()。A、故障点灭弧时间;B、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性能;C、保护整组复归时间;D、电力系统稳定的要求;E、以上都不对。答案:ABD12、高压线路自动重合闸应()。A、手动跳、合闸应闭锁重合闸;B、手动合闸故障只允许一次重合闸;C、重合永久故障开放保护加速逻辑;D、远方跳闸起动重合闸;E、手动跳、合闸应开放重合闸。答案:AC13、当采用单相重合闸装置时,应考虑到哪些情况下()出现的非全相运行。A、重合闸过程中;B、单相重合闸装置拒动;C、开关偷跳;D、开关低气压;E、以上都不对。答案:ABC14、在区外线路故障时,可造成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跳闸的原因有()。A、主变差动保护所用CT选型不当,其暂态误差大,保护定值没有躲过暂稳态误差;B、主变保护设备硬件故障;C、主变保护差动用CT回路接触不良;D、二次谐波制动回路未起作用;E、电压互感器回路断线。答案:ABCD15、应该停用整套微机保护装置的情况有()。A、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回路作业;B、装置内部作业;C、继电保护人员输入定值;D、收集保护装置的故障录波报告时;E、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的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回路作业。答案:ABCE16、小接地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有()。A、接地电流很小;B、线电压对称;C、非故障相电压升高√3倍;D、没有负序电压分量;E、没有零序电压分量。答案:ABCD17、发电机失磁对发电机的危害有()。A、出现滑差,使转子过热;B、电流增大,定子过热,定子端部漏磁增强,使端部的部件等过热;C、有功无功剧烈摆动,发电机周期性超速,威胁机组安全。D、造成过电压,危及发电机电气绝缘;E、无直接危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