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在这里为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快速康复外科”这些年,随着微创外科、麻醉技术、循证医学、精准护理的飞速发展,如何让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住院日更短、患者舒适度更高,医疗费用更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即快速康复外科应运而生!并且被熟知应用,下面让我们从ERAS理念的起源、含义及术后如何实施ERAS一起走进快速康复外科。快速康复外科概念于1997年由丹麦的HKehlet(发音klet)教授在《多模式方法控制术后病生和康复》一文中首次提出了ERAS概念,而我国则是于2004年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的黎介寿院士等率领下引入此概念,并广泛在胃肠外科、骨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等临床科室进行了实践,结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快速康复外科是一系列有效措施的组合而产生的协同结果,它代表的是一种理念,而该理念的核心原则是减少创伤和应激。它是多学科协作下产生的最佳结果,是将外科、麻醉和护理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完美融合的一种集成创新理念,是一种优化的临床路径。丹麦比斯佩贝尔医院对骨科535例因髋部骨折入院患者患者应用ERAS做了研究(JAmGeriatrSoc.2008Oct;56(10):1831-8・)。结果表明髋部骨折患者行ERAS减少并发症(33%降到20%),患者住院时间(LOS)显着缩短,从天缩短到天!(P<,参与研究患者12月内死亡率比较发现,行ERAS可降低减患者死亡率。丹麦维尼欧医院对骨科患者应用ERAS做研究,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实践证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能给医疗行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它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着缩短住院时间,而且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和再入院风险。既然ERAS能给我们和患者带来这么大的好处,那么,我们该怎样去践行呢?大体上,可以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去实施,长期护理工作对术后护理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主要从术后这一方面入手对ERAS进行介绍。一、限制静脉补液量在医务人员传统的观念里,都认为术后维持患者的静脉输液量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因为通过静脉输液,不仅可以补充血容量,维持胶体渗透压,而且还可以保障组织灌注氧合功能,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正是这样的长久以此下去,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都依赖静脉补液,而忽视了其他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但是,在ERAS的新观念里提出,虽然在单一时点及时停止所有静脉补液这一点是不可能。但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在术后第2天停止所有静脉补液,此时,患者应能够耐受足够的经口进食流质饮食,留置硬膜外导管亦可拔除。如患者无法经口进食足够的流质饮食或仍有留置硬膜外导管,即需给予静脉补液。但应避免静脉补液过量。每日-L方案对绝大多数患者而言都是足够的。针对于输液种类,应首选平衡的静脉补液,而非生理盐水(%NaCl),以避免出现钠超负荷、高氯血症性酸中素及消化道功能恢复迟缓等问题。二、术后镇痛术后镇痛一直是我们最关注的话题,因为疼痛控制不足危害严重,可以导致恢复缓慢,致死、致残,导致慢性病,降低镇痛满意度等。而有研究表明,80%患者术后经历中—重度疼痛,且术后24h内疼痛最为明显,所以术后镇痛刻不容缓。ASGBI《快速康复方案实施指南》对术后镇痛药物的建议有以下几点:1、术后如无治疗禁忌症,应对患者进行规律的对乙酰氨基酚和NSAIDs处方治疗。(NSAIDs即非甾体抗炎药,它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着镇痛、解热、消炎、防止肿瘤的作用。正是因为非甾体类抗炎药有着对慢性钝痛效果良好,不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的优点,所以美国、欧洲各指南推荐以NSAIDs为基础用药,应用于术后镇痛,且越早越好!但值得注意的是NSAIDs用药应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2、阿片类药物、包括可待因和曲马多,仅作为爆发痛的保留用药。3、应用阿片类药物时,应注意预防恶心和呕吐反应,规律给予止吐药处方治疗。三、早期进食传统认为术后应去枕平卧6小时,等待麻醉清醒且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饮。而ERAS提出患者麻醉清醒,无恶心、呕吐等不适时,应及早进食,且遵循从小剂量开始,少量多餐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功能的恢复,提供机体所需营养素,促进伤口愈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