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我比较喜欢语文也比较喜欢教书,正因为喜欢,所以我常常去揣摩它,研究它。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有关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时曾说:教师搞教育科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上级分配的课题实验,二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随时随地进行的学习,思考,改进和创造.前者是可以进行管理,监控和成果验收的,而后者则完全由教师自觉完成".那么,教育科研与生存发展又有什么联系呢?我之所以将教育科研与生存发展联系起来,主要源于一件事情:那就是"特级教师应聘南师附中全部'落马'";特级教师,既是很多学校对外宣传的金字招牌,又是众多家长眼里教学高水平的标志.可是,刚刚结束的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招聘教师却爆出了大冷门,各地前来应聘的24位特级教师竟然全部落马.24名特级教师"全部落马",我想,这里面可能有其"炒作"的一面,但"教育理念的落后"恐怕还是这些特级教师落马的主要原因.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与微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科学知识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的,爆炸性的增长.现在,每年全世界发表的科学论文大约500万篇,平均每年发表的包含新知识的科学论文已达1.3——1.4万篇;登记的发明创造专利每年超过30万件,平均每年有800——900件专利问世.近20年来,每年形成文献资料的页数,仅在美国就有1750亿页.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每年出版图书50万种,每一分钟就有一种新书出版.在12万种科技图书中,自然科学图书有3万余种,技术科学图书有9万余种.今天一位化学家,每周阅读40小时,光是浏览世界上一年内发表的有关化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就要读48年.信息知识的总量急剧增加;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生存的首要资源;信息的价值成为物质的价值构成中独立的组成部分;信息传递迅速化使信息价值寿命越来越短;信息覆盖全球化正迅速形成.是这个时代最为基本的特征.当今的教育,也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转向"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转引自邹进《现代法国文化教育学》,P73)上来.我们的教学再用"'老牛破车'式的教学节奏","孔乙己传授'回'字式的讲解",怎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切合时代的需要呢?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在《实现学校创造性转型的时代》一文中指出:"教育的多样化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各国都致力于教师的培养与进修.美国进一步严格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英国正在引进按教师能力付酬的制度,俄罗斯则致力于充实教师进修机构,实施5年进修1次的制度."我国的许多省份,如辽宁,安徽都相继取消了特级教师终身制.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学会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激烈的竞争.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各种新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不被淘汰.新浪科技曾发表一篇文章,叫《WTO引发教育变革:入世后的网络教育走向》,文中说:"人才需求的变化必然带来教育体制的变革.在以学习为基础的经济中,个人的,企业的和国家的成就取决于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终身教育对现代社会来说,已不仅是理论而且还是活生生的现实."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当今时代的教师,必须研究时代研究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时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在这个时代生存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顾明远指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依赖性.现代教育不是凭经验,而是更多地依赖科学的决策.""决策的失误往往会影响到整个教育的发展,甚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到教育的发展战略,小到课堂教学的改革都要在调查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他认为,"科学研究所以在现代教育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决定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就要对教育的规模,教育的目标,制度,内容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决策,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二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知识的成倍增长,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教育必须变革,才能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发展的要求,但是如何变革,就需要开展科学研究."教育部《实施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