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促教以考促练”――初三中考体育合班教学模式探讨教学设计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郭耿阳、杨玉良、林友柱、江涛一、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广州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体育考试的方案,根据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倡导“建模、提质”二个关键的精神,初三备课组体育老师认真专研教材,学习新课标和中考方案精神,开展深度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立适合初三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的合班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以考促教,以考促练”初三中考体育合班教学模式探讨课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力,以体育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通过中长跑和跳绳教学和练习,提高机体心肺耐力,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确保“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实处。(二)学情分析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学生对于中长跑和跳绳产生了厌烦心理,这是因为这两个项目都比较单调和枯燥,不像球类活动有竞技性、趣味性,所以上课的积极性不高。1、中长跑技术动作问题的学情分析: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动作,导致跑起来身体紧张,及早出现极点,影响成绩,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中长跑技术通过设置诱导练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合理使用全程跑的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中长跑学习过程中,能较准确的说出跑的知识要点,并能够在学习实践中运用正确技术。2、中长跑呼吸节奏问题的学情分析在中长跑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初练时,身体往往会出现无意识的紧张,从而导致呼吸不顺畅,并引起胸部和肌肉的紧张,心肺等胸腔内的脏器受到压迫,形成憋气,然后喘粗气跑步。而且由于憋气、喘粗气,可反射性的使肌肉持续紧张,限制了组织间的交换,尤其是在氧代谢不足的情况下,更加剧了组织的缺氧,肌肉中的乳酸浓度快速提高,导致身体过早产生疲劳,影响了训练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在奔跑中呼吸与步子配合不起来,在练习时动作不协调,一堂训练课下来,看上去十分吃力。跑步时呼吸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一步一吸一步一呼和二步一吸二步一呼。3、中长跑“极点”现象问题的学情分析1当学生逐步建立了完整、正确的技术概念,也已达到了中长跑的技术要求,即动作规范,呼吸与步子的配合协调、柔和,这时应强调呼吸的意识,突出呼吸与步子的紧密配合教学,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跑姿轻松自然,呼吸顺畅,中长跑的测试成绩也有了突飞猛进地提高。而且“极点”出现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出现的“极点”反应也越来越小。应该说中长跑成绩的提高是不断地克服“极点”来实现的,可见呼吸节奏的好坏对中长跑成绩好坏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学习、战胜“极点”。4、跳绳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跳绳练习,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跳绳技巧,大多数学生1分钟跳绳已达到160个以上。但个别学生仍存在一定的技术或体能问题。表现为因对一些技术细节、技术环节没有建立正确的认知,或单纯的、片面的理解技术动作,使得练习时,在技术细节上出现失误,从而造成错误动作的产生。因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而产生错误动作,体育技能的掌握,要求学生具有全面而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在练习中虽然出现的错误动作较多,但总的说来,大多是属于体能方面的,是动作程度上的错误,有动作的外形,表现不出动作的实质。他们对概念是很清楚的,知道应当怎样做,并且也是那样去做的,但是达不到技术要求的程度,从而会产生厌倦心理或畏惧心理,而畏惧练习。(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90%以上的学生掌握中长跑的技术动作,跳绳项目的目标是能轻松、灵活、协调、快速、有节奏的进行该项目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学会思考、探究、合作和评价。2、能力目标:通过模拟中考考试的实战情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肺耐力。3、情感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能吃苦耐劳、合作、自信、诚实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四)教材分析我们都知道现在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检查参数在逐渐下降,所以在今年广州市体育中考政策中,跑步项目由原来的短跑200米调整为女生800、男生1000...